第三百一十八章 退敵(第1/3頁)
章節報錯
諸葛恪起兵二十萬伐魏,出征之前,散播流言,將從海路侵入淮河,掃蕩青徐,略平淮河南北。
姜維出董亭,攻打南安。
東西兩面遇敵,舉國震動,這是繼諸葛武侯逝去之後,二十年來,吳蜀再次大舉入侵淮南與雍涼。
魏國剛剛經歷東興之敗,諸將意沮,士卒消沉。
傅嘏、虞松皆識破諸葛恪聲東擊西之策,言海路難行,當年孫權海路支援公孫淵,皆遭傾覆,諸葛恪必不敢將傾國之兵付於險途,必沿舊路進攻合肥,可效法當年周亞夫堅壁以待吳楚自敗,深溝高壘,不與相戰,先快速擊破姜維,以振奮軍心,再集中力量應對諸葛恪。
司馬師深以為然。
下詔司馬孚、毌丘儉、文欽按兵自守。
不過在西線問題上,司馬師卻遇到難題。
雍涼四股勢力,鄧艾、胡奮,郭淮,楊崢,再加上剛剛上任安西將軍的司馬望,缺少一個統帥。
毫無疑問,郭淮有這個能力,但司馬師卻不敢大用。
鄧艾資歷夠,出身亦不夠,胡奮出身夠了,資歷卻不夠,司馬望也面臨同樣問題。
傅嘏虞松皆建議再度啟用陳泰為鎮軍將軍,持節監雍涼諸軍事,“郭淮有私心,陳泰有公心,二人相輔相成,再製以鄧艾、胡奮,則蜀軍必退。”
洛陽城中,真正得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信任的,也只有自幼一起長大的陳泰。
曹魏到了如今,朝野內外、地方將吏貪、腐成風,唯獨陳泰將所受之物掛之於壁,從不開啟,離任之後悉數奉還。
司馬師欣然納之,令郭淮、陳泰盡出雍涼之軍,迎擊姜維。
在治國與軍略上,司馬師虛懷納諫,其兵略雖不如乃父,權謀卻不次之。
陳泰到達雍涼後,分析形勢,見姜維搶刈早麥,料其軍實不足,遂與司馬望領步騎八千進駐洛門。
洛門在豲道與祁山堡之間。
魏國在淮南修建新城,在儻駱道出口建長城,在祁山中建祁山堡,皆扼守形要,掌控地利。
陳泰一進入洛門,便對姜維的糧道形成巨大威脅。
而陳泰也是這麼做的,令步騎抄掠蜀軍之後。
蜀軍糧草不支,正面有鄧艾、背後有陳泰,姜維只能退軍。
陳泰四兩撥千斤,一擊便掐住了姜維的咽喉,快速扭轉西線局勢。
令魏軍士氣稍有恢復。
同一時間,諸葛恪還沉浸在東興大勝帶來的榮耀之中。
吳軍十二月大勝,一月打掃戰場,二月返回建業,三月,便又要出征。
士卒疲於奔命。
諸葛恪好友聶友勸其加固在朝中的根基,言魏國權臣當道,久必起禍端,不如修養士卒,積蓄糧草,以觀曹魏之釁。
諸葛恪皆不納,再次出擊淮南。
與司馬師的戰略明確相比,諸葛恪進兵淮南並無方略。
最初只想擄掠江淮百姓。
但東興大戰,淮南百姓十室九空,剩下的一成也逃亡淮北。
吳軍久掠而無所得,士卒越發疲憊。
諸葛恪卻沉浸在耀武揚威的喜悅之中,漸生輕視魏軍之心。
出兵兩月,仍未找到重點。
最終丁奉實在看不過去了,建議諸葛恪圍攻新城,行圍城打援之策。
丁奉的話諸葛恪不得不重視,遂召回分掠諸軍,圍攻新城。
但前後拖延,三月出兵,如今兩個月過去了,已至五月。
吳軍陸續進圍新城。
但此時的新城,已非兩個月前的新城。
吳軍二十萬之眾入寇,毌丘重被召回壽春,將城池交給樂方、馬隆。
馬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