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因為留學的時間不夠長,學到的東西還不夠多,但一些理論已經明瞭於心。

所謂科學,最重要的便是正確的理論,有了正確的理論,再經過不斷的實驗,便最終能夠得到完整的技術,所以這第一批返回的留學生,雖然只是處於理論方面的,不過也足夠支援他們所在國家的初始發展。

其中以英格蘭為例。英格蘭女王特批,投入大量資金,經過整整兩年的努力,終於建造出歐洲的第一臺蒸汽動力機器。

當然,這只是最初始的蒸汽動力機器,體積巨大,想要真正實用,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只要做出來了,後續的提升只是時間的問題。

英格蘭野心勃勃,他們第一時間看到了建造鋼鐵戰艦的希望,拼了命的繼續提升蒸汽動力機器的效能,期待有一天能夠裝到艦船上去。

同時,各種先進的紡織技術,鍊鋼和開採技術等等,大量輸入歐洲各國,於此同時了,還有大明的各種先進文化和上古傳說等等也隨之傳到了歐洲各國。

鐵路,發電站,水泥的燒製,玻璃的燒製等等理論,也被帶到了歐洲各國,各國開始不斷實驗這些先進技術。

當然,他們比大明差得太遠了,哪怕知道了理論,他們也根本沒有辦法獨立建造出任何一條鐵路,而且建造出鐵路還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帶動火車在鐵路上奔行和火車頭,這是蒸汽動力機器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的,哪怕最先製造出初始蒸汽動力機器的英格蘭,想建造出哪怕效能最差的火車頭,也至少需要近十年的時間。

發電站方面同樣如此,一些走在前面的歐洲各國透過從大明學來的先進理論等等,也能夠弄出一點點電力,可發電站這樣的龐然大物卻不是他們短時間能夠弄出來的,也需要至少近十年的不斷改進。

如果他們想要快速通上鐵路或者建造能夠發出大量電力的發電站,他們當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請求大明來幫助他們建造第一條鐵路和第一座發電站。

這種互利的事情,大明當然不會拒絕,不過大明卻開出了高價,並且還要擁有所建造的鐵路和發電站一定年限的股份,甚至只要多給股份,大明除了出技術,還能夠為各國提供一部分資金貸款。

有大明提供一部分資金,雖然因此付出更多的股份,但各國卻只需要出一小部分資金就能夠獲得自己的鐵路和發電站,怎麼算都是值得的,各國自然沒有反對,都高興的接受了大明的提議。

隨即,以神聖羅馬,英格蘭,西班牙,法蘭西,奧地利等為主的歐洲大國紛紛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一條鐵路和第一座發電站。

有了鐵路和發電站之後,加上從大明購買大量的高技術零件等等。

整個歐洲都迎來了一次巨大的發展,顯得生機勃勃,經濟方面快速發展。因為先進的技術,各種物質不斷不斷充斥市場,帶來的還有人口方面的發展。

短短几年的時間,歐洲大陸便迎來了巨大的變化,半隻腳踏入第一次工業化的發展當中,亦如近三十年前的大明。

於此同時,因為大量技術和商品出口歐洲,大明方面同樣不斷收穫大量財富,也在加速著大明的發展。

當今大明已然超過七億人口,而且疆域龐大,市場同樣龐大,歐洲各國雖然迎來巨大的發展期,不過和大明比起來,他們依舊差得太多太多了,根本不是一個量級了。

各國原本便落後大明至少三十年,哪怕快速發展,也會因為他們國土不大,人口不多,市場有限的限制,落後大明越來越多。

大明佔據著如此龐大的疆域和疆域內無數資源,佔據了絕對的先天優勢,所以大明並不在意歐洲各國的快速發展,畢竟這也是大明提供了契機,歐洲各國才有了這樣的發展。

除了經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