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禮最初是為了增加皇帝的威信,是集權的表現。

隨著大明疆域越來越大,也將越來越難以統管,在電報和無線電出來之前,皇帝需要絕對的威信和集權,所以朱慈踉哪怕打算取消跪禮和更改覲見制度,也不會在當前,他會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大明再一次開疆拓土,皇上之功績,遠比秦皇漢武,堪比上古軒轅皇帝!”昨天朱慈踉才接受過李巖的恭賀,今天早朝,立刻又有官員站出來恭賀道。

皇帝的馬匹,除了一些特別的人,誰都不嫌拍的多。

然而,有拍馬屁的,也不一定就沒有出來潑冷水的。

這不,一名看不過眼的老臣便站了出來,這是一名四品官銜的老臣。

“皇上,老臣懇請皇上不可在好大喜功,勞民傷財,徒做無用之功了!”這名老臣一臉悲哀的說道。

被人這麼潑冷水,朱慈踉哪怕不在意馬屁,心裡也難免不舒服,眉頭當即一皺。

“愛卿怎麼說?朕如何好大喜功,勞民傷財,徒做無用之功了?”朱慈踉皺著眉頭,板著臉問道。

“回皇上,緬甸等東南四國和呂宋島老臣就不說了,但老臣看過那所謂澳大利亞的解說,不僅人煙稀少,只有少數一些不開化的土著,最多隻能算是一片蠻荒之地,更重要的是那裡還離中原如此之遙遠,傳個信都要一個多月的時間,皇上實在是不應該勞民傷財的去佔據這樣的地方,徒做無用之功啊!”這名老臣說道。

其實從一開始,大明第一次開疆拓土進攻安南和朝鮮的時候,便有一批大臣反對,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紀的老臣,連劉宗周和黃道周都是反對的。

雖然後來經過他的解釋的強壓,反對的聲音消減了下去,劉宗周和黃道周這兩個帶頭人基本上不說話了,可是終究不可能把所有的反對聲音都消除,依舊有人心有不甘,堅持他們的信念,認為不該對外開疆拓土。

既然又有人跳出來了,這一次朱慈踉不打算當作沒有聽見的放過。

“爾等還有誰和這位愛卿一樣,認為朕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徒做無用功的?”朱慈踉皺著眉頭掃視了一下底下的群臣問道。

一些老臣對望了幾下後,大約二十幾名官員站了出來,多以老臣為主,令朱慈踉頗為意外的是,劉宗周和黃道周竟然也跟著站出來了,朱慈踉心裡當即冷笑,看來他們兩以前的沉默只是沒有合適的時機,並不是他們放棄了反對對外用兵,特別是對海外用兵。

“皇上,臣也認為皇上不該過度對外用兵,特別是像澳大利亞那種蠻荒之地,遠離中原,不該繼續佔領!天下百姓也需要一個安寧,皇上今後也不該繼續對外用兵了,只需要鞏固大明當前的領土就行了。”這是黃道周說的。

“臣等附議!”劉宗周等其他二十幾名官員也堅持這個說法,紛紛贊同黃道周。

既然已經有人出來開頭了,他們也不想繼續沉默下去,他們認為朱慈踉最近越來越過份了,在這樣下去,真的會演變成為好大喜功,有傷國本。

這些人表達完了之後,朱慈踉冷笑一聲說道:“朕對外開疆拓土是徒做無用功?哼!黃道周,朕早就跟你們說過,朕為大明開疆拓土,正是為了今後的華夏子孫著想,不是什麼徒做無用之功勞民傷財!”

“你們是不是覺得大明當前的疆域已經夠大了?可是朕告訴你們,不夠!遠遠不夠!大明當前將近一億七千萬人口,今後還將更多,十七億,甚至幾十億!若是大明沒有足夠的領土,如何讓華夏民族養活這麼多子孫?”

“朕曾經說過,華夏史上有兩次真正意義的開疆拓土,一次是上古軒轅黃帝,兼併上千個部落,一舉打下了後來夏商周三代的疆域根基。第二次是秦皇漢武,徹底開拓嶺南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