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然屬性,但男人的社會屬性則是要建功立業、結婚生子、贍養妻兒。男人在外生存打拼,必須融入主流社會,接受法律的約束和道德的監督。哪怕是野生動物也要安個窩,婚姻就是一個男人獲得社會主流價值觀認可的重要座標。所以我們常常要求一個好男人要有責任感、守承諾、講信譽,實際上這就是對一個男人作為社會人的要求,是屬於男人的社會屬性。

上個世紀初,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曾提出過“本我、自我、超我”的三種不同的概念。弗洛伊德認為:本我是潛意識的結構部分,是所有本能的大本營,它與生俱來,為最原始的部分,遵循快樂原則;自我是理性的,是意識的結構部分,處於本我與外界之間,根據外部世界的需要來活動,遵循的是現實原則;超我則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內在的道德檢察官,為人格發展的最重要部分,它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這三個系統錯綜複雜,互動作用,從而產生各種行為和思想。本我要求自我滿足其慾望,超我則要求自我將慾望壓抑下去,自我則調和兩方面,依照現實環境,採取適當措施。

弗洛伊德認為,只有三個“我”和睦相處,保持平衡,人才會健康發展;而三者吵架的時候,人有時會懷疑“這一個我是不是我”?或者內心有不同的聲音在對話:“做得?做不得?”或者內心因為慾望和道德的衝突而痛苦不堪,或者為自己某個突如其來的醜惡念頭而惶恐。男人就是經常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間來回遊走,有時表現得很有責任感,有時又顯得隨心所欲不負責任,而其中關鍵在於他遇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關於這點,詳見本書第三章第五節《女人要學會用智慧留住男人的下半生》。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女人天生具有築巢感

那為什麼說女人是築巢動物呢?

其一、像小鳥一樣構築一個屬於自己的巢穴,是女性的本能。

都說女人天生就有築巢感,給自己和家人搭建一個舒適的窩是絕大多數女性首要的生存法則。這在女孩子從小就愛玩過家家的遊戲中可以看出端倪。家,對於女人來說,是她整個世界的中心,女人尋找愛情,無非也是給自己的後半生找一個家,好比是“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雖說男女同工同酬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幹得好的職業女性也比比皆是,但在大多數女性看來,嫁得好顯然更為重要。

如果說,男人的天性是闖蕩世界,女人的天性則是守護家庭。大禹治水可以三過家門而不入,但沒有一個女人會為了事業心安理得地拋家棄子。“我想有個家”是絕大多數女人最強烈的心聲。一個溫暖的家,一所舒適的房子,是女人最感安全的歸宿。漂泊的女人最為無助,只有歸宿感才是女人理想的彼岸。在《聖經》有關上帝造人的段落中,我們知道夏娃是來自亞當身上的一根肋骨,當她從亞當身上分離的那一刻,她就產生了分離焦慮,她就有了孤獨感,她需要男人的懷抱,她也渴望男人的保護。

雖然男女平等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在擇偶這個關鍵的環節上,絕大多數女性依然崇尚男強女弱的婚戀模式。這是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女人尋找男人,為的是尋找安全感,為的是有所依靠,這是女人的天性。早在遠古時代,男人外出打獵,女人居家打理。如今走出家庭外出就業的婦女越來越多,但女人終究還是女人,骨子裡還是擺脫不了對家庭的依賴和對男人的依靠。

臺灣著名男性心理研究專家藍懷恩指出:“我們彷彿總是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上面有兩張面孔,一張男人的面孔,看著家門外;一張女人的面孔,看著男人的背影。”所以女人擇偶,更看重男人的安全感、責任感以及男人的經濟實力。男人只有具備這三條,才會給女人提供築巢的精神後盾和經濟基礎。男人有歸屬感,那她愛這個男人,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