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艦隊有了,但油耗太大了。”有人感嘆道。之前日本人也存了不少的油料,但被先鋒軍破壞了兩回,損失了不少。後來6續補充了些,但正好卻面臨著歐戰的開局,油料開始緊俏了。各個國家都開始儲存油料,就連先鋒軍也重新恢復了與美國人的關係,開始積蓄油料。
直接把金銀投入基地不合算,還不如收購石油,再讓基地回收來的合算。所以在基地資金緊張的時候,一般都是採用這種方式來貼補。
加上先鋒軍自身使用的油料較多,在中原大戰後不久,美國人就恢復了與先鋒軍的正常油料供應。這樣的大客戶,不能因為日本人的幾句話就丟掉。而且據他們所知,日本人的外匯差不多也接近枯竭。他們在39年出口不多,但戰爭所需的油料、橡膠、鋼鐵、銅、錫、鉛鋅之類的都是需要進口。加上日本人在華夏的掠奪又不順利,所以,他們需要有更多的客戶。
以前是因為工業的動力主要是蒸汽機、電力為主,消耗的油料不多,加上生產規模也不大,使得他們需要日本人這個穩定的客戶。但歐戰一起,油料更加緊缺,到時候就是日本人求著他們了。美國人的市場終究還是歐洲,就連英國人也要收斂回去照顧歐洲了。
這一點,日本人也知道。39年,他們僅僅用於軍隊中人員的開支就3o億日元,比起原來歷史上的2o億來更加誇張。主要是日本軍隊在39年死的太多了,即使支付微薄的撫卹金,也足以讓財政拖垮。這3o億分攤到每個民眾的頭頂上就是每個人3o多日元。
這個時代的日元比起以後的那種來可是堅挺多了。據田中角榮的自傳中記載,他在戰前的工資,一個月是5日元。有5日元,只要儉省一點,日子會過得比較舒服。即使物價上漲了一點,但3o元也是一大筆支出了。
更加糟糕的是日本人39年遭遇了大旱,糧食不夠吃的了。在原來歷史上都有餓死人的傳聞,更不用說此時還有先鋒軍斷絕了他們從華夏弄到更多糧食的念頭。日本人的那點外匯,軍方一直死撐著想要換武器,而內閣想要換糧食。最終裕仁話,進口了幾十萬噸的麵粉,暫解危局。
所以這個絕大部分需要進口的油料成了一個大難題。此時日本人已經尷尬的現,他們此時已經沒有錢來買大量的油料了。
這個時候,日本人因為還沒有和德國人聯盟,所以並沒有遭到英法的經濟制裁,不過他沒有錢,也只能乾瞪眼。
先鋒軍的戰術並不複雜,但大量的火炮、飛機、坦克,即使日本人能製造,但沒有充足的原材料,沒有資金,如何去造?日本人的那點生產能力又如何和先鋒軍拼數量?所以保護傘對他們的支援很關鍵,那些戰艦可不是有錢就能弄到手的,可是這照樣需要大量的金錢。
需要錢,需要原料,日本人的眼睛都要被這個逼紅了。油料和橡膠等在華夏是沒有的。臨近的只有東南亞有。比起華夏自己還填不飽肚子來,那裡還有大把多餘的糧食來供應出口。
“和蘇俄簽訂協約吧!”有人提議道。
滿洲里兩國的摩擦已經停止了,雙方的磋商也到了最後階段。這一次,日本人吃了個虧,最終斷絕了北上的念頭。此時先鋒軍的強勢,需要他們從關東軍中抽調力量。
而蘇俄也有簽約的意思,他們身陷芬蘭。雖然蘇俄宣佈有五萬多人陣亡,但在有了山寨公司的支援下,蘇俄損失的更加慘重,實際上此時已經損失了三十多萬了,遠過了原歷史中的25萬人,另有幾十萬受傷,但還沒有徵服芬蘭。除了他們在國際上更加孤立外,他們的戰鬥力的無能也被眾人取笑。芬蘭人只有2萬多人陣亡,十個蘇軍士兵還換不來一個芬蘭兵。
不過,戰爭的背後總是有政治的黑手在推動。蘇芬戰爭也是一樣。
當初德國人和蘇俄簽訂的密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