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平時喜歡苛待下人的主母。覺得很是過意不去,就將一雙鐲子賞給她了。
事發當日她中迷。藥的時候卻突然感覺到一陣腹痛,劇烈的疼痛感使她暫時清醒過來,並且忍痛從精舍後門逃離了火場。
她不敢在庵堂之內多待,慌忙逃了出去。
只是她受了驚嚇加上動了胎氣,沒走幾里路就又暈了過去,型號一個好心的老嫗趕夜路的時候遇見她這才將馬伕人救了下來!
馬家的命案終於被偵破了,馬福的小妾小玉貪圖馬家的錢財,先設計害死了自家老爺,又試圖放火燒死馬伕人,她雖然沒有得逞,但是卻誤中副車,將丫鬟小桃燒成了焦碳。
其心思之狠毒實在令人髮指,知府當場就判了她死罪,待刑部批覆以後立即執行。
馬瑞平知情不報並且試圖隱瞞案情,知府大人對他也是深惡痛絕,決定上報朝廷革除他的功名。
高洋被人鼓惑,一味的維護小玉,知府大人罰他在家閉們思過,無事不得隨意出門。
“我這次能夠活下來並留下馬家的後人全靠上蒼保佑!”馬伕人由衷感嘆道。
她決定散盡家財為子孫後代積福。馬家除了保留醉仙樓一家酒樓以外,其他的生意全部交給官府發賣,所得的財富全部用來救濟生活艱難的窮苦百姓。
馬家的案子剛剛告一段落,宮中卻傳出訊息,要李凌進宮去陪太子讀書。
(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七章經筵
皇帝很重視太子的教育,上次他私自出逃的事情發生以後,朱厚照終於接受了一個正常太子應該完成的課業。
從課業上說,明朝太子讀書是十分辛苦的:上午主要是文化課。分為三項內容:讀書,聽字和寫字。讀書的時候每學一篇新文,必須在三日之內背熟。每三天就要檢測一次。寫字的量也很大,每年的春天、夏天、秋天每天要寫一百個字,而冬天則需要寫五十個字。
學習細節也被做了嚴格的要求,比如說背書,不是背過就完了,而是要求字正腔圓,句讀分明。而寫字,則要求寫的橫平豎直,方正工整。
所有的學習過程,都由侍講官監視著,而這些侍講官選拔的是偶合不僅僅只看學問,還要求治學嚴謹,這些人一般都是一些鐵面無私,品行端正的老學究。
這些人都是敢於隨時批評太子過錯的。
整天由這樣一群老學究看著,朱厚照能不鬱悶嗎?怪不得他要招李凌過來當陪讀!·
李凌本來以為自己是要過來陪太子讀書,哪裡知道到了文華殿中才知道今天準備了一場經筵。
這次皇帝才是主角。而他和太子僅僅只是兩個看客而已。
所謂的“經筵”,就是一場文史研究會,由皇帝召叢集臣,探討研究經史子集的心得體會,這種活動非明朝首創,之前的幾個朝代也都有。可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執政的時候,應該是政府想活動作為頻繁的時期。
明宣宗時期,經筵就以制度的形式確立了下來,以後歷代皇帝對此都是非常的重視。
經筵有著固定的模式,每月三場,分別在當月的初二,十二以及二十二這個三天,講課的講案主要設在皇帝的御案稍東,早趁先由司禮太監獻上所講的經書。書是《大學》,經是《尚書》。每次講課設立兩名講官。
這次的講官也是兩個李凌的老熟人,他們分別是王華和李東陽。
兩位主講官先給皇帝見禮以後才開始講課。
而李凌和太子則只可以站在兩位講官的後面聽著,他們甚至連提問的權利都沒有。
劉謹這傢伙也很嚴肅的站在太子的旁邊。
這傢伙前一段時間受到了皇帝的懲罰,太子多次給他求情,知道最近才被解除了禁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