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可以遮斷日本海軍南下的通道;第四,可以削弱日本的實力,使其失去一個重要的糧食基地。”
馬德弼對余文正的說法感到不以為然,他說道:“這些好處只有我們能夠佔領臺灣的情況下才會變成現實,現在討論這個不是太早了嗎?”接著他把目光投向高飛,說道:“司令,我軍登陸臺灣之後,日本統帥部肯定會派出海軍封鎖臺灣海峽,然後再出動陸軍登陸作戰。以我們福建的海軍實力來看,抓抓海盜、走私販還勉強能夠勝任,真的和日本海軍對抗的話,簡直是以卵擊石,這樣一來,登島的部隊勢必成為一支孤軍,最後難逃滅亡的命運!”
余文正不服氣地反問道:“那你認為什麼時候攻臺合適?什麼時候咱們的海軍才能夠和日本抗衡?日本人怎麼可能容忍我們在他們的眼皮底下發展出強大的海軍!”
高飛點了點頭,詳細解釋自己的想法:
“我們和日本在海軍和空軍上面的差距非常大,這種狀況還將在很長的時間內持續下去,與此同時,臺灣還在源源不斷地向日本輸送糧食和各種軍需品,乃至兵員。另外,臺灣和福建之間的距離太近,轟炸機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從島內的任意一個機場飛到省內,實在是心腹大患,所以必須立即剪除掉!反過來說,即使我們不能佔領臺灣,最低限度也要對其進行破壞,使其失去物資基地的作用。”
接著高飛把自己真正擔心的問題說了出來:“日本海軍在中國的艦艇編隊目前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距離臺灣海峽都比較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增援,所以我並不擔心他們的封鎖,而我最擔心的是臺灣的民心!其實軍隊能否收復臺灣,確保臺灣,關鍵在於民眾的態度,不外乎三種情況:第一,登陸之後民眾熱烈擁護,自發起來相應軍隊,不但收復臺灣易如反掌,而且絕對能夠確保臺灣不失:第二種,民眾表現冷漠,即不支援也不反對;第三種,仇視我軍,配合日軍攻擊、驅逐我軍。“余文正介面說道:“我們最近不是派出很多間諜進入島內策反嗎,應該能夠獲得廣泛支援的!這裡畢竟是他們的祖國呀,怎麼可能幫著外人呢?”
邊上有軍官不屑一顧地回答道:“祖國又怎麼樣呢,畢竟已經離開了半個世紀,怎麼可能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就轉變態度暱?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有多少漢人因為不願留辮子被殺,可是幾百年之後開始剪辮子的時候,居然就有很多人為了保護辮子以命相挾!時間,能夠沖淡很多東西的!”說罷長長地嘆了口氣。
丁長建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福建人,和海峽那邊的同胞具有濃濃的鄉情,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他的說法,反駁道:“滿清入關和中國割讓臺灣的性質完全不同,怎麼能夠拿來比較呢?即使在日本統治最嚴厲的時期,臺灣和福建之間的民間聯絡也沒有斷絕過,我們和對岸的同胞一直相處得很融洽,他們當中也很少有人會以日本人自居,所以我不相信會出現第三種情況!”
余文正見丁長建有點激動,就隨口說道:
“既然你對這些鄉親們這麼有信心,乾脆登陸部隊就由你指揮好了,這樣溝通起來也方便。”說罷嘿嘿地笑了幾聲。
丁長建望著高飛說道:“我當然求之不得,就看司令同意不同意。”
“這個位子非你莫屬!”高飛鄭重其事地說道。
丁長建高興地說道:“謝謝司令信任!長建絕對不會辜負各位的期望!”
高飛看到還有好幾個指揮官沒有發表意見,急忙問道:“其他人還有沒有意見?”
作戰參謀陳樹森站起來說道:“我還是認為收復臺灣的時機不威熟一一海峽被封鎖之後,登陸部隊怎麼能夠頂得住日軍的攻勢?敵人可是有源源不斷的後續部隊的!”
高飛從另外幾個指揮官的神態中發現,陳樹森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