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之亂,清廷要擺平他們,勢必會傷筋動骨,短期內都不可能攻打我們,這就是我們的喘息之機,這時候,我們應該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了。”
陳近南點頭道:“回府,議事!”
高桂笑道:“師父你怎麼連說話的風格都變了?很有型哩。”
陳近南朗聲笑道:“少拍馬屁!咱們師徒倆就賽一賽腳力如何?”
高桂道:“師父應該讓徒弟先。”
拔腿便奔,他內力渾厚,剎那間便奔出一大段距離,陳近南長嘯一聲,隨後追去。
兩人一前一後疾速奔行,弄得街上的更夫還以為是見了鬼了,嚇得腿軟,連聲用閩南語叫著:“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陳近南在中原經營多年,招攬了不少人才,此次也算是下定了決心要回防颱彎,幾乎把南方各地的精英都帶回來了,可謂是人才濟濟。
高桂和陳近南等核心成員開始制定計劃,一方面,他們繼續派人去內地招攬各方面的人才,尤其以各行業的工匠為主,另外,組織天地會的人分批的開始移民爪哇,這些事,高桂和陳近南只要釋出命令就可以了,自然有下面的人去處理細節問題。
緊接著,陳近南和高桂在承天府寧南坊的聖廟學院和明倫堂旁建立臺彎高等學院,陳近南親任校長,高等學院聘請禮官葉亨為國子助教。學校初建,急需大量的教育人才,他們一方面透過各種途徑聘用內陸的知識分子渡臺,“以教秀士”另一方面,當時遷居臺灣的明代遺臣“多屬鴻博之士”鼓勵他們發揮餘熱,協助傳播中原文化。
同時,他們又透過大公子撥款,建立臺彎軍事學校,專門培養陸軍、海軍軍官,第一批學員,大多是天地會和沐家的人,這些人,也將會是他們將來進行海外擴張的中堅力量。所有的事都在緊張有序,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大公子也在之後繼承了延平王的爵位,成為臺彎新的話事人。
鄭克壁雖然志大才疏,卻也雄心勃勃,他目光決不短淺,對高桂的海外擴張之策極為支援,不但大方的從國庫支取錢財給他,並親自給軍事學校題詞,當然,這是高桂這廝想出來拍鄭克壁馬屁的,並且還讓鄭克壁在軍事學校掛名校長。
鄭克壁是鄭經的長子,但卻一直得不到鄭經的歡心,反倒是死鬼鄭克爽,生得伶俐俊秀,嘴又乖巧,鄭經甚為寵愛,並有意為鄭克爽培植班底,鄭克壁幾乎被廢若非他的丈人陳近南在臺彎擁有超然的地位和聲望,他的那個小朝廷早就分崩離析了。而高桂一到臺彎就幫他剷除了鄭克爽,而他的老丈人則在背後震懾住鄭克爽的人,一場政變,以雷霆之勢解決,漂亮得讓他做夢都要笑醒了。所以,鄭克壁投桃報李,一點也不小氣,全力支援高桂提出的海外擴張計劃。這人沒什麼才能,治理國家的本事也很有限,但好在他信任陳近南和高桂,肯放手讓他們去幹,於是,短短的時間裡,臺彎的氣象就煥然一新。
高桂一邊開始給軍事學校的學員灌輸現代化軍事思想,一邊開始著手準備建立自己的艦隊。
既然將來要攻打爪哇,那麼首先就必須擁有一支能夠震懾英國、西班牙、荷蘭等國的海上力量。擁有一支能夠登陸作戰的精銳部隊。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在陳近南的無條件全力支援下,一系列的新舉措出臺,從內陸不斷有人抵達臺彎,作為一個開放的貿易港口,臺彎依靠著對外貿易,飛速的增加財富,這些財富又不斷的轉化為臺灣的無形資產,學校,工廠,修路,造船,一系列的政策推行出來,不僅是高桂和陳近南他們這班天地會核心,沐家的王運開、王喜等人也加入進來。一時間,高桂的名氣如日中天,有鄭克壁、天地會和沐王府的幫助,高桂不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立了一支以武林好手為根基的作戰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