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硬的青石,在短短時曰之內,便被漚的千瘡百孔,像是一塊塊朽木似的,可見這道觀之中的陰氣濃重到了什麼地步,道行稍低之輩,只怕走進其中,連鬼魂的影子都沒看見,立即迷了神智,而後被陰氣攻入體內,化成一具腐屍,不過這些陰氣都無法對這少女造成任何威脅,在她身前有一道淺淺的溝壑,似乎是髮簪所劃,不見任何異常之處,卻讓大殿之中的陰氣無法越雷池半步。
似乎這一道簡簡單單的劃痕便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
此時大殿門外,庭院之中。
十餘尊陰神悄然而立,腳不沾地,飄浮於虛空之中,腳尖下垂,猶如懸屍,臉上表情都是一般模樣,灰敗、冷漠,跟棺材裡倒出來的死人毫無兩樣,在這荒涼、冷清猶如墳場似的環境中,給人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目光都望向正殿之中,看著那道細細的劃痕,眼眸深處隱藏著一種畏懼與無奈。在大殿門前臺階之下,卻是一個身著麒麟補服系金縷玉帶腳踩皂色長靴的中年男人,國字臉,雙目威嚴隆重,猶如朝野之中的高官,身上有一種執生殺掌權柄的氣度。
這中年男人形體凝聚,簡直看不出與常人有何區別,連皺紋、鬍鬚這等細微之處都毫無破綻,若非身上陰氣時隱時現,並與陰神為伍,當真看不出他是一個鬼。
鬼仙境界,已須從人間吸取陽氣,補全自身。
所謂孤陰不長,孤陽不生。
鬼仙境界便相當於修道過程中的抽坎填離之境,陰陽逐步平衡、制約,氣息已經十分內斂,如果不是現在刻意顯露著神通震懾大殿之中那名女子,此時身上連那一絲淡淡陰氣都不會流露出來,而且這絲陰氣被他額間那枚赤色符籙散發出來的神聖氣息所混淆,更是讓人難以分辨,可見這尊鬼仙道行如何高深,可即便如此,庭院中盤踞的一眾鬼修卻仍不敢貿然闖入大殿之中,還在僵持,等待著時機,然而隨著張潛這個不速之客的到來,為首鬼仙卻已經有些耐不住姓情。
雙目之中陰火大盛,兇光畢露,緊盯大殿之中的玄衣女子,斥道:“莫以為有正道中人前來助你,你便能化險為夷了嗎?本王已經派出手下四尊鬼將前去圍殺阻截,都是在數十年前便修成了陰神,道行深厚,而且掌握有陰曹之中流傳出來的鬼道靈寶,那不知死活的道士恐怕不等與你會合,便會被除去,你還想指望他能幫得上你嗎?實在是天真!我勸你不要白費心機了,封閉紫府束手就擒,我還給你一個自我了斷的機會,否則讓你嘗試百鬼啖魂之苦,倒時候可無後悔餘地!”
一番話強硬至極,聲色俱厲,陰森之氣隨著聲音輻散開去,臺階旁的兩座漢白玉石獅如遭陰風腐蝕,石屑簌簌剝落。
然而那大殿之中的玄衣女子卻似充耳不聞,依舊安靜的坐著,只是眉間皺紋更多了一些。
卻又不似受言辭影響,整個人好像處於一個與世隔絕的寂靜空間中。
隨著她眉間皺紋逾漸加深,忽然一縷陰黑從他鎖骨之處瀰漫開來,順著脖頸浸上臉頰,好似宣紙吸水後的那種顏色,而且她整個面板也逐漸變得透明,好像可以看見那些陰黑之物在她體內經脈中游躥,連純陽元氣都難以阻擋,與之相見,必然潰散,如同風化銷蝕,甚至連體內器官、血肉都在不停的壞死衰老,這一縷縷陰黑之物就像天地之間的毒風,吹到哪裡,哪裡便是一片荒涼,只能不停的運轉周天,衍生出更多的純陽真氣與之抵抗,用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計。
雖然效果甚微,但聊勝於無。
大殿門外,身穿麒麟補服的鬼仙瞧見她身上驟然出現這般變化,臉色亦是逐漸凝重。
“怎麼可能,他若真是平都山福地昆陽老匹夫的女兒,今年才不過二九之年,就算是神仙轉世沒有胎中之迷,降生之曰便能悟道修行,也不可能在短短時曰之內引動贔風之劫。”修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