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臺峰三劍的隨身法劍,正在流焰罡風中糾纏,一時間撤不回來。眼看到白頭巾魔修猝然近身猛擊,三人情急之下左手一翻,各又取出了一口靈劍,三柄寶劍往前一錯,與白頭巾魔修的肉掌絞在一塊。猛聽見刺耳的金鐵摩擦聲響起,雖有火星四射,可那白頭巾魔修的血肉手掌卻是安然無恙。

鎮守中央戊己土位的黃頭巾魔修與東方甲乙木位的青頭巾魔修瞅準機會,揚掌朝天一按,兩道沛然氣勁憑空而生,震得三位華山修士撤劍後退。而赤頭巾魔修與白頭巾魔修不依不饒,展開騰挪身法,形如游魚一般的在劍光中穿梭。他們專用近身短打的肉搏招數,撲進雲臺峰三劍的懷中空門痛下殺手。

正是“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道門中修仙劍的多,但卻鮮有人苦練近身搏殺之術,而這種在方寸之間判生死的凡俗技擊法,卻恰恰能剋制擅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級的飛劍術。就見一紅一白兩條人影猶如跗骨之蛆,倚著劍光連連緊逼,打得雲臺峰三劍招不成招,陣不成陣,空有一身精妙絕倫的御劍術,卻根本無從施展,只能揮舞長劍左右抵擋。

交手只數息之後,雲臺峰三劍已被逼得背靠“驚心石”而戰,下面的範引麒等人全為自家師長捏了一把汗。

耳聽得那位姓戴的華山劍修高聲長嘯,見他雙目圓睜,鬚髮皆張,手上劍勢一變,雙劍大開大闔,充滿了悍不畏死的鐵血氣相。三十六道恢弘劍光連環斬出,其中竟無有一招守勢,盡是要與人同歸於盡的潑命搶攻。

一輪驚雷暴雨般的豪邁快劍,終於將危局扭轉。面對霸道蠻橫的劍勢,那五個魔修不得不抽身自保,這才讓雲臺峰三劍喘了口氣,趕忙重整小三才劍陣。

咬牙連發三十六劍,這姓戴的華山劍修已有些氣息虛浮。另一位姓申的華山修士立馬與他互換陣位,頂替到了小三才劍陣的天字位上。這位姓申的華山修士把雙劍一圈,張口噴出了一十二柄清濛濛的尺長小銅劍,這些古樸銅劍上雕滿了魚鱗紋路,一口口首尾相連,在空中游弋飛舞,形如一群活潑潑的青鱗小魚。

小三才劍陣一變,取了個守勢。雲臺峰三劍各自掐訣,引住四口青銅小劍,繞在身邊來回疾旋。這尺長青銅小劍快似流星,眼見一幢青色的劍光交織成球,將三人的身形團團罩住,當真是守得密不透風,潑水難進。

那主陣的黃頭巾魔修抱臂而立,其餘的四位魔修繞著小三才劍陣疾走成圓,他們時不時便會暴起一擊,試圖強行撕開由十二柄青銅小劍撐起的守禦圈子。但這些靈如游魚的青銅小劍,不僅劍器本身同出一爐,劍中靈機彼此應和,而且一十二口靈劍被三位華山劍修操持得極為圓熟,這七尺方圓的小三才劍圈固若金湯,三人在其中以逸待勞,找好藉機吐納回氣。

四位魔修強攻數招,盡都無功而返。又僵持一陣子,雲臺峰三劍真元重盈,漸漸開始守中有攻,那劍圈中冷不丁便會飛出一道白虹劍光,當真讓人防不勝防。

一時間五位魔修打不破小三才劍陣,而三位華山修士也逼不走魔修。兩邊都是步步為營,不敢輕易捨身一擊,可就這麼僵持下去,真不知要鬥到何時方休。

俞和在下面觀戰,看到後面也有點興致懨懨。他早在羅霄劍門時,便曾細細參研過小三才陣和五方五行陣。這兩種陣法,皆能攻善守,單看佈陣的人如何運轉。雲臺峰三劍心繫著驚心石陣眼,鬥起劍來瞻前顧後,多有掛礙,故而大抵是在防守。而五個以武入道的魔修卻是攻強守弱,可這畢竟是在太華洞天之中,道門人多勢眾,他們也得留著後手自保。結果兩邊就成了這互為矛盾之局,加上彼此道行修為也是相差無幾,一時三刻之間還真就難分勝負。

範引麒時不時拿著長劍比來比去,他似乎很想一劍飛出,去助自家師長一臂之力。頭頂上的八人又鬥了半柱香功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