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城牆上的天極軍倒底訓練有素,非但絲毫不亂,且個個摩拳擦掌,各執滾木、擂石、糠枇、烈油,只待遼兵進入射程,立刻予以狂風暴雨的毀滅性的打擊。
戰鼓再起,聲勢撼天,馬蹄人足踏地之音震撼大地,遼兵中軍開始向兩側疾速移動,顯然耶律斜軫仰仗兵多,準備將戰線拉長,以此減弱守軍的區域性防禦力。
大戰一觸即發,天極軍眾將士鼓足氣力,準備迎敵,豈知遼軍的行動竟又驟然停歇,憋得他們個個面紅耳赤,有力亦無處施展。
任逍遙大惑不解,耶律斜軫什麼意思,停停打打,打打停停,難不成又在耍什麼陰謀詭計。
諸葛文傑當先醒悟,失聲道:“不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他這是在消磨我們計程車氣。”
敵陣戰號三度響起,瞬間將他的話語壓將下去,兩步盾手飛步上前,前一排長盾往地,後一排盾手往上斜舉,形成上下兩重盾牌陣,保護即將衝陣的遼兵。
果如諸葛文傑所料,三通鼓畢,天極軍積蓄的高昂士氣早在耶律斜軫的精心策劃下消失的一乾二淨,待得遼軍真正發動總攻時,數萬守城將士已大半臉如土色,內生怯意。
第三章 戮力同心
耶律斜軫“呼”的揚起長槍,大喝道:“大遼的勇士們,衝啊!”
四十萬遼軍齊聲呼喝,開始向衝擊傳說中牢不可破的巽風城。
攻城戰的第一步是“越壕”只有成功越過護城河,大量的攻城器械和前鋒軍才有機會接近城牆,否則像昨晚那樣單靠橫架雲梯越過溝壑,效率既慢,又易被守軍化解。
遼軍最擅平原作戰,攻城本非其長,但耶律斜軫乃大遼戰神,自幼熟讀兵書,久經戰陣,戰事開始立即截斷護城河的水源,採取“塞其水源,淺其閘口”之法,待其水淺後,再囊土運石,以裝滿土石的車子直接推入壕中,“填壕”後是“接城”戰,“木驢”在這種情況下是必備之物。木驢為四輪大車,頂部是尖斜形像屋脊似的巨木,不怕弓矢,亦不懼石擊,且蒙著藥制牛皮,不容易燃燒,其下可隱藏近百戰士,在掩護攻城具有奇效。
接近城牆,就是各式攻城工具派上用場的時刻,飛樓、撞車、登城車、釣堞車、火車、高樓、雲梯和衝擊城門的巨型檑木,都以雷霆萬鈞之勢,攀城、撞牆、擊門,務要登上城頭,並在城上站穩陣腳,再逐步擴大突破口,消耗敵人的意志。
耶律斜軫巧施妙計,將天極軍高昂計程車氣消弭於無形,五千名敢死隊趁機駕起雲梯,四面八方的爬向城頭,務要拖住守軍,為工事兵填平護城河贏得時間。
天極軍不愧為精銳之師,短暫的趁機後,很快回復過來,登時矢下如雨,石落似雹,紛紛向城外遼軍打去。朱順武、劉清平各自指揮士卒,每八人合持一條大木,將雲梯推開城牆;柳凝濤、秦天羽調動千鈞弩、投石機不斷髮射,專門招呼對方的攻城器械。
遼兵戰力旺盛,行動迅速,趁著天極軍起初的些許懈怠,竟有數百名勇士搶先攻上城頭,耶律奚底一聲令下,麾下三千精銳步卒立即爭相前衝,蟻附攀援,欲待擴大戰果,猛聽得城中梆子聲急,女牆後閃出一隊弓箭手——不,準確的說應該是神弩營。神弩營乃龍吟嘯生前從十萬天極軍中精心挑選的擅射勁卒組成的王牌部隊,人數僅只八百,但個個百步穿楊、箭無虛發,登時迫得大遼援軍無法上前,接著又搶出一隊手舉火把的兵士,開始焚燒雲梯。
城上城下大呼聲中,城頭閃出一隊勇壯漢子,各執長劍利刃,向爬上城牆的蒙古兵攻去。這隊漢子不穿天極軍服飾,有的衣衫襤褸,有的面相猙獰,攻殺之際也毫無隊形,但均各身手矯捷,武功了得。攻上城頭的大遼兵將都是軍中勇士,近身搏都少說也能以一敵三,但遇上這隊漢子,三個打一個仍非對手,眨眼間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