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道路上,正策馬奔行著一隊浩浩蕩蕩的大軍。

這支部隊清一色胡人的服飾,隊伍中甚至還有駱駝跟隨,但卻奇怪地拿著護國軍慣用的斬馬刀,每匹戰馬也都配備了高橋馬鞍和雙腳馬鐙,似乎是胡人與晉軍的混合體。

這支胡騎大軍自然便是明著由焉耆二王子龍支籲、四王子龍銑枷統領,暗中實為趙興和馬超統領的胡漢混編部隊。他們毫無懸念地佔據了無兵駐守的高平城之後,在城內休整兩日,完成部隊的換裝和紀律整訓之後,便再次出發,一路過朝那、彭陽、臨涇、陰盤、鶉觚五城而不入,沿著涇水而行,終於抵達了拱衛長安的左馮翊。

第212卷 第1692節:大器還是趙國昌 (1)

隱身在大軍中段的趙興,命人將馬超、馬岱、龍支籲、龍銑枷等人喚到身前,然後一臉嚴肅地說:“過了池陽,大漢雄都長安城便已在望,此城乃中華文明和氣運之所在,位列舉世都城之首,附近更有高陵、陽陵、安陵、長陵,霸陵、平陵、茂陵、杜陵等多處皇陵,乃天下最為富足和人口稠密之地!在高平城內,吾已訓誡全軍上下,入司隸地區後,須嚴守軍紀,秋毫無犯,否則以極刑論處,爾等需要時刻提醒手下將領,千萬不可明知故犯,否則休怪吾刀下無情!”

眾將見趙興說的嚴厲,知道此事萬萬馬虎不得,於是異口同聲地回答:“謹遵太傅大人教誨,一旦發現違紀之徒,定斬不饒!”

趙興如此重視維護軍紀,遵守群眾紀律,只因為他想起了史書之中李傕、郭汜亂長安的悲慘記載。就算是從東漢往上算起,長安城也是當世第一的文化雄城,排在雅典、羅馬和開羅之前。此城乃是中華文明傳承與氣運的象徵,一旦長安失陷,則十有八九便會生靈塗炭,改朝換代。

五胡亂華時,長安不在漢人手中,於是漢人差點被當成雙腳羊被異族趕盡殺絕;南北宋時,長安被西夏國佔據,宋人始終遭受著西北和北方遊牧民族的欺凌;到了近代爆發抗日戰爭之後,中華大地大半土地淪陷,曾經的故都北京、洛陽、開封、南京相繼為日寇佔領,但小鬼子的髒腳始終沒能踏進關中西安,於是中華文明依然屹立不倒。

對於趙興而言,保護好長安,就相當於保護了漢人的文化根脈,所以他才會三令五申地重複“殺無赦”的軍令。同時,在他心目中未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漢帝國都城,也非長安莫屬。這個時空之中的人,除了趙興之外,肯定沒人知道大地原點是什麼意思,但趙興卻非常清楚,中國的大地原點就在長安西北的安陵附近!(注1)

大地原點有什麼意義?如果在地圖上以長安附近為圓心,選一個適當的量程,用圓規劃一個圓的話,正好可以籠罩中國東南西北所有的角落!也就是說,在此地建都,通往全國各地的距離幾乎是相等的;在此地發射洲際導彈,正好可以將任何敵人覆蓋在射程之內!

如果再考慮到趙興今後不停地向西擴張,而長安在西漢時期便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那麼在長安建都的意義就更加深遠。

實際上,到現在長安也依然是大漢帝國的都城,只不過皇帝是在東都洛陽辦公而已,所以淪為陪都的長安在政治地位上有所下降,但仍然無法掩蓋它光輝燦爛的曾經。如果以人口的多少來衡量的話,關中的三輔地區仍然雄踞大漢十數州之首,乃人煙稠密之最!

第212卷 第1693節:大器還是趙國昌 (2)

五萬胡人騎兵,就這麼毫無徵兆地出現在了長安附近,頓時引起無數的驚慌失措和顛沛流離。

趙興催促部隊快速行進,在百姓還來不及逃亡的時候便穿過了池陽、安陵和長陵,一口氣衝到了雄偉綿延的長安城下。看著氣勢,若不是打頭的先鋒小將馬休使勁勒住了馬韁繩,只怕戰馬都要一頭撞上長安的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