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烽火臺(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是利用了烽火臺。”
“這烽火臺經過我們研究,其相比較更早的時候已經發生了變化。”
“也就是說現在的烽火臺是一個小土塔,然後又在上面修建了一個小房屋,上下只能依靠繩梯攀登。這樣即便遇到襲擊,上面留守的烽火兵也可以砍掉或收起來繩梯,然後點燃烽火發出訊號。”
“這訊號與清晨和入夜都需要互相打訊號,平安舉一火,聞警舉二火,見煙塵舉三火,見敵直接點狼煙。”
“這樣的烽火臺,在邊軍每十里地便設有一處,理論上一夜之內便能傳遍全軍,這就是大乾邊軍應對羅剎蠻的傳訊手段,根據調查,現階段仍在使用。”
“而我們的則不同,身處江南這樣的辦法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們依靠於這種烽火臺,研究出了新得傳訊方法。”
“那就是這個烽火臺不再點燃火焰狼煙,而是在上面修建一個丁字形的橫樑,橫樑兩端各有一個能夠靠繩索拉動的懸臂,每個懸臂都有七種不同的角度,橫樑也能擺動兩個角度。”
“這樣,這個烽火臺理論上就能擺出九十八個不同的形狀。”
“至於它的工作原理同烽火臺差不多,只需要附近的烽火臺觀察他擺出的形狀,然後傳給下一個就行。”
“而且,其傳訊人員不需要知道內容,等資訊傳遞到目的地的時候便會有專門的人員將其翻譯出來。”
“所以,這個傳訊方式經過我們實驗,理論上一刻鐘便可以將資訊傳遞至一千六百里處。”
“當然,這是理論上的,實際情況可能花費的時間更多。”
“不過他再多,理論上也不會超過半個時辰。”
“不僅如此,這些烽火臺主要會設立在山頭之上,防護等級拉滿。”
“還有若是兩上之間間隔太遠,可以增加望遠鏡進行觀測。”
“也就是說,只要修建好,金陵府發生的事情,半個時辰內就能傳到長沙城!”
黃別鶴言語淡然,但是說的話卻是讓人目瞪口呆。
一刻鐘,資訊傳遞一千六百里。
開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