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樑和關子濯看著面前的河流,有看了看對面的渡口,交談道:

峰國樑:“這就是如西渡口?也不知道對面的如臨縣現在是什麼情況?”

關子濯:“偵察兵早在兩天前就已經渡江偵查了,現在想來情報已經偵查的差不多了。”

對此,峰國樑眉頭一皺,指了指對面:“你看,這碼頭現在已經清空,我想現在之所以沒有毀壞,是因為大乾還想依靠這個碼頭進行反攻。”

“而且觀對面人影重重,必然是有不少人的,只是不知道是大乾官兵還是如臨縣的壯丁??”

關子濯對於峰國樑的擔憂反而是搖了搖頭:“不要擔心那麼多,無論對面是不是官兵,我們渡江都不容易。正所謂半渡而擊之,放在那裡都很管用。”

“所以我們需要偵察兵帶來的詳細情報,然後選擇是否強行渡江。”

“況且渡江攻打如臨縣,好不好打是一方面,就算是打下來好不好守也是一方面。我們還需要保證後勤道路通暢,兵員能做到即是補充才行。”

峰國樑沉默了,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所以只能耐心的等待偵察兵的情報。

.............

而在另一邊, 第五步兵營也到達了陽臨縣城牆腳下。

陽臨縣和寧治縣因為掌管了渡口,又因為有防備白蓮教透過長沙進攻宜蘭郡,所以宜蘭郡這些年對這兩個縣進行了加高加固。

現如今,城高兩丈四尺有餘,闊一丈五尺,可謂是城高尺深,堪比一般的郡城城牆了。

而這,就是第五步兵營需要進攻的縣城。

此時的路玉琳仔細的看著每一份情報,快速的分析著!

只聽身邊的參將也在根據情報分析進行了自己的建議。

“得益於江河緣故,現如今宜蘭郡所派遣的官兵並沒有到達,陽臨縣縣內守衛嚴重不足,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機會,全軍攻之,必然能夠將其一舉克之。”

“小小的陽臨縣,衙役捕快數十,駐紮有官兵三百,集結了壯丁三千,對我們來說並不好進攻。”

“是的,野戰還行,但攻城戰對我們戰力壓制實在是太大了,若是陽臨縣拼死反擊,小小縣城也能給我軍帶來巨大的傷亡!”

“其實我並不建議攻城,這陽臨縣城雖然不知道糧草有多少,但是應該多不了多少,我們可以將其圍困起來即可!”

“大軍圍城?我們沒有這麼多的兵力,這不可取!”

一時間,眾人爭論不休。

只聽有參將道:“大祭酒的意思不是說了,務必拿下陽臨縣,無論損失有多大。所以我們應該聽從大祭酒的指導,立即展開攻城。”

這話,頓時讓眾人臉色大變。

是的,既然劉武都有這個命令,那他們自然需要拿下陽臨縣。

只不過,他們隱隱覺得這樣是不對的!

果不其然,路玉琳當即抬頭反駁了眾人。

“爾等莫要理解錯了大祭酒的意思!大祭酒之所以讓務必拿下陽臨縣,是有著阻攔敵人憑藉此渡口渡河,給我軍造成巨大損失的意思。”

“其主意並不是讓我們送死,而是讓我們想盡辦法完成戰略目標。”

話落,眾參將、教員、等人恍然大悟。

確實,身為軍人執行命令,他們卻是犯了謎證。

只是這也不能太過責怪他們,因為倆年前,這些參將教員,還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泥腿子呢。

用一句話就可以形容當時的他們,扁擔倒下都不知道這是一個一字。

所以讓這些學習了不過區區兩年的人去參悟太高深的東西,真的是為難他們了。

而且,劉武所交代的事情其實也不算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