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秋收戰役之漢軍下鄉(第1/2頁)
章節報錯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此詩名曰《觀刈麥》,是劉武前世的一名詩人白居易所寫。
當時的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
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於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詩人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米,內心十分慚愧。於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雖然現在是八月份,農民收的糧食也不是小麥,而是水稻,但其立意確實同此時的場景甚是很像。
只不過詩人他只是同情老百姓的生活困苦,對此內心感到十分羞愧,整天而不能忘懷。但他卻是隻能作一首詩詞,而毫無用處。
不過,詩人是這樣,但劉武他們可不是這樣,他們要主動帶領麾下將士走進村莊,去幫助那些勞苦大眾。
他們若是論出身,其實並不比白居易差。一群人都是學子,有一半的人甚至是出身官宦世家,從小衣食無憂。
他們在劉武的號召下,選擇下地幹農活。
不去自怨自艾,也不眼高手低,而是腳踏實地,真心實意的去幫助勞苦大眾。
他們去真正的踐行聖人之思、聖人之想、聖人之理。
他們雖是少年,卻比許多高官王侯這些腐朽老者活的通透、活的純粹、活的開心。
.......................
雖然是秋天,秋老虎肆意縱橫,但依舊擋不住農田裡辛苦勞作的村民。
“當家的,慢點,別累著了。”
此時一名婦女抱著孩子,提著籃子,在地頭田邊對著自家男人喊道。
不是她不想下地幫自家男人分擔,實在是她帶著三個還沒三歲的孩子,自身的腿也是瘸的,沒辦法下地。
不過她還是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瘸一拐的給自家男人送水送飯,拉扯孩子。
只是因為少了一個勞動力,所以他家的收糧速度也要慢於其他人家。
只見她男人抬頭看了她一眼,擦了一把汗,憨憨一笑道:
“沒事,時間過了這麼久,咱們收穫的速度太慢了,我乾的再快一會兒,咱們也爭取早點收完,然後多存一些糧食。不然到時候那些兵丁胥吏和老爺們來了,咱們的日子今後可不好過。”
說罷,又埋頭苦幹了起來。
婦女聞之神色一暗,是啊,他們的日真不好過,那些兵丁胥吏和老爺們也是真可怕,她的腿就是這樣斷的。
而現在,她什麼都不能幹,只能做一些家務活,其他重活全部都是自己男人乾的。
想到這裡,她就有些悲傷,她現在就是一個廢人。
就在此時,突然遠處傳來一陣喧譁聲,婦女打眼望去,見村長帶了一群人向他們走來。
只見村長還沒走近就高聲喊道:“李家小子,李家媳婦,快來迎接將軍們,他們來幫你們收糧食了。”
二人聞言一愣,隨即看向來者眾人。
這些人個個魁梧高大,手裡都拿有一把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