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魂歸來兮(第2/2頁)
章節報錯
長距離行軍,對這群新兵不僅僅是意志力的考驗,更是對他們本身訓練程度的考驗。
可以說,若是他們本身的意志力、訓練度不夠高,說不得半路隊伍就變得稀稀拉拉。走到目的地以後,或許隊伍就已經不成佇列,這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這即考驗了新兵,也考驗了訓練他們的教官。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於是,在不斷的行軍路途中,新兵們按照教官的口號不斷的調整著腳步,調整著前後左右的間距,更調整著同其他新兵隊伍的行軍間距。
同時,路上一眾新兵口號不斷,各個用力嘶喊,佇列口號聲此起彼伏。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種良性競爭,都是為了提高隊伍的凝聚力,保證隊伍行進路途上的穩定。
十五里路,說長也長,說短也短。
不過因為路途並好走,再加上需要繞過丘陵、林地、河流等諸多阻礙行軍的地方,一眾新兵花費了足足一炷香的時間方才趕到目的地。
而當他們趕到目的地的時候,突然發現,此時目的地處,今天他們所見的路玉琳回城大軍還有這幾天他們都見過的諸多將士教員都已經在此等候了。
“天啊,這老兵們行軍速度是多快啊?為什麼我們路上就沒有見過他們,他們就已經提前到達了目的地?”
此時,一眾新兵見此,雖然沒有交頭接耳,但是心中依舊翻起了驚濤駭浪。
因為從駐地到目的地這段距離是不變的,既然他們需要一炷香的時間,那麼這群老兵行軍路途自然也不會短,可是花費的確遠遠比他們小,這太令人驚訝了。
對此,新兵們的帶隊教官卻並不驚訝,只是開始整隊,按照新兵編號開始整理大型佇列。
很快,吉時到,諸多老兵、教員,抬著戰死的隊友一步一步的走向已經挖好的墓穴。
這些抬棺的老兵和教員,全是戰死將士原來編制中的戰友,都是一起同吃同住、共同訓練、共同學習的隊友。
只可惜,一場戰鬥,從此天人永隔。
此時,所有參加葬禮的將士教員個個沉默不語,特別是抬棺的將士教員,此時雖然沒有淚流滿面,但是眼睛已經通紅。
不僅如此,此次抬棺之中,還有難民營的諸多百姓夥同教員
這些百姓和教員所抬的棺材,大多都是空無一物的棺材,裡面放置的只有一張紙,紙張上寫的是這個人的姓名、字、性別、家住哪裡,死在了哪裡、葬在了哪裡、因何而死,等等諸多資訊。
主要抬棺人是明志、興懷、樂悅、劉武、饒夫子、小魚頭還有諸多難民。
是的,這些棺槨裡埋葬的正是那十六名追尋少年華夏的書生還有為百姓戰死的老魚頭。
其中,劉武所抬之棺,是一個尋回了屍骨,名叫學民的書生。
而饒夫子、明志、興懷、樂悅他們所抬的則是再被落澤追殺途中,身死不知何處的幾名書生的棺槨。
這是空棺。
隨著棺槨的落下,封土不斷掩埋。
正所謂萬丈白綾隨風起,漢家兒郎魂歸來兮。
一首歌曲緩緩響起。
“魂兮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