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不放心,我探身出車窗外,四下裡看了看,車周圍一片寧靜,沒有什麼三隻騎馬精魂。只是在大雨滂沱中,車前的那條道路變得不真實起來,在燈光下,彷彿一條白玉帶似的飄忽不定。

我探回身,對胖子說道,讓我開車,你休息一會兒。

胖子卻沒有說話,搖了搖頭,睛睛注視著前方,繼續開他的車。

既然胖子要開,我和shirley楊只好一邊吃著東西,一邊閒聊,看著表這會兒應該是凌晨四點鐘左右,屬於黎明前的黑暗。

shirley楊取出一疊文獻,讓我打著狼眼手電給她翻閱。一本本翻閱過這些關於成吉思汗秘陵的不同版本後,我們總結出成吉思汗的秘陵可能在以下幾處:一、鄂爾多斯高原;二、阿爾泰山;三、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之南;四、中國新疆的青河之道海子附近,這裡是成吉思汗的童年故里。

其中比較可信得是,在《元史*太祖記》裡有“葬起輦谷”的說法,整個元史都隱隱透露出一處地名叫起輦谷,只不過無人知曉當時它的確切地址,更別說時隔近千年的今天了。

另外,在公元十三世紀的《馬可*波羅遊記》裡提到,成吉思汗在一次圍攻太津(吉州)的戰役中,膝部中了毒箭,不幸與世長辭,遺體千里迢迢,奉安在蒙古貴族時代崇信的阿爾泰山之陰、不兒罕山之陽一處名叫大鄂托克的地方。在護送成吉思汗靈樞的途中,要將遇到的一切人作為殉葬者。在秘葬下成吉思汗靈樞之後,萬馬踏平,侍從隊伍就地駐紮,以三年時間在葬地的方圓百里栽下一色的樹木,密不透風,三年後樹林叢生,不可復辨墓在哪棵樹下。所有侍從隊嚴密口風,一律遭到蒙古皇室的慘酷殺戮,所有知情者死掉,就地殉葬掩埋。之後,蒙古皇族還四處放出口風,訛傳出十餘種關於成吉思汗秘陵葬地的不同版本,讓當世之人莫辨是非。

shirley楊認為這一段是目前最可信的關於成吉思汗秘陵的典籍。因為根據史載,馬可。波羅壯年時期就來到中國元朝,侍從忽比烈大汗17年,先後做到總督一職,很有機會接觸到蒙古皇族的私密。

另外,就是許多西方學者認為蒙古族雖然信仰“長生天”,從王公貴族到黎民百姓都崇尚“來之自然,歸之自然”。但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一生攻佔了中亞細亞,率蒙古騎軍一直打到今天的歐洲東部和伊朗北部,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當時歐洲人稱之為“黃禍”)。他的一生勳難於表彰,勢必採取不同於秘葬、天葬的方法,極有可能起那種依山而建的墓陵葬。元朝的墓葬的主要特點,就是選擇高處,避免低窪地勢。

這一點的依據是成吉思汗一生征戰,影響他最深遠的有兩個隨軍人物。元朝全真教道士邱處機,曾被邀至成吉思汗幕中,全真弟子近百人以後留在征討大軍中作隨軍顧問。成吉思汗待邱處機道長極厚,尊之為“神仙”,從請教長生之法到聽從邱道士“不殺戮、不屠城”的建議,莫不敬為神明。

而且成吉思汗的佐政大臣耶律楚材漢文化修養甚高,能詩善文,與邱處機道長一樣,兩人都深諳道家風水術。

耶律楚材是金元時代著名的文學家,契丹族人,生於1190年,是遼皇族的後代。其父耶律履,本是金朝官員,年六十而得子,發之感慨曰:“吾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駒也,他日必成偉器,且當為異國用”,遂採《左傳》中“雖楚有才,晉突用之“的典故,為子取名耶律楚材。

相傳耶律楚材自幼博學多才,思路敏捷,下筆成文,一揮而就。蒙古大軍攻破金朝燕京後,1218年,耶律楚材為成吉思汗所重用,從軍參政,一直到後朝窩闊臺、乃馬真皇后當政時期,耶律楚材都被重用,官至中書令(宰相)。

因為耶律楚材身軀高大,滿面鬍鬚,被成吉思汗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