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縣尉凝重地搖搖頭,縣衙裡許多人都有這種猜測,官員一年一考績,按理也是一年一調官。大宣官員最理想的升遷路子便是以清貴的郎官起家,之後每年考績得上下或是中上,不斷升遷調職,最後到外府出任刺史,累計幾年資歷後調回長安,進入三省六部做京官,若是運氣好,說不定還能升任宰相,這才□□風得意羨煞旁人。蕭景鐸政績顯赫,卻連著兩年都在原地踏步,這在主簿等人看來,多少有些揪心。

最後,主簿不知道在安慰誰,說道:「這樣也好,縣裡的情況剛剛好轉,若是蕭縣令被調走,等新縣令一來,恐怕好多政令都要半途而廢了。讓蕭縣令多待幾年,正好能好好幹一番實績出來。」

「倒也是。」縣尉應道,他還要在說什麼,突然聽到門外的腳步聲,兩人連忙站起來,雙手交疊深深拜下身去:「蕭縣令。」

蕭景鐸看時間差不多了,忖度縣衙賦稅冊子應該整理好了,這才親自往東院走了一趟。他遠遠聽到主簿和縣尉似乎正在討論什麼,但是並沒有聽清,蕭景鐸對屬下的私聊內容並不感興趣,此刻看到主簿兩人恭敬地給他行禮,蕭景鐸輕輕點了點頭,就問道:「今年縣衙的財政冊子可整理好了?」

主簿立刻抱起桌子上的幾卷書,雙手呈給蕭景鐸,蕭景鐸身後的衙役伶俐地接過。拿到自己需要的東西,蕭景鐸不欲久留,將正事吩咐完後就打算告辭:「今日吏部傳來訊息,明年新的縣丞就會到任。這事主簿你來安排,萬不可怠慢了縣丞。」

空了兩年,縣丞這個缺可算填了起來,主簿連忙應下。蕭景鐸又囑咐了一些巡邏治安的話,主簿和縣尉低著頭聽著,等蕭景鐸說完後,主簿忍不住詢問:「縣令,如今縣內的繡坊和玉石坊初入正軌,明年我們該做些什麼?」

「明年啊。」蕭景鐸想了下,冷不防問道,「我記得,晉江縣是中縣罷?」

宣朝分道州縣三級,縣又分望縣、畿縣、上縣、中縣、下縣等,這只是最粗略的分法,晉江縣便是中縣。

「回縣令,是這樣的。晉江縣不足五千戶,為中縣。」

三萬戶以上為上州,五千戶以上為上縣,兩千戶以上為中縣。這還是開國初期的時候,晉江縣統計城內及周圍村落的人口,上報朝廷後得了這樣一個評定結果。上縣和中縣相差甚大,上縣能得到更多朝廷照拂不說,連官府待遇也大為不同。晉江縣是中縣,縣令為正七品上,但是上縣的縣令卻是從六品。同為縣令,中下縣和上縣的意義完全不同,更受朝廷重視的望縣就不必說了。望縣的縣令是人人爭奪的肥差,但是蕭景鐸這個晉江縣縣令,卻被無數人懷疑他是不是在長安裡得罪了人。

平白無故,蕭景鐸不會詢問晉江縣的品級,主簿猜到一個很大膽的想法,哆哆嗦嗦地問:「蕭縣令,你的意思莫非是……」

「這兩年縣裡新落戶了不少人家,我倒覺得,可以沖一衝上縣。」蕭景鐸輕輕一笑,他素來疏離,這樣一笑宛如天光乍破,滿堂生輝,主簿兩人一時都有些迷了眼。

「主簿?」蕭景鐸正要囑咐事情,卻發現主簿似乎神思不屬,他不得不喊了一句。

「啊?」主簿這才回過神,急忙應道,「屬下在。」

「等年假結束後,便著手統計縣內的人家吧。對了,這幾年縣內的人手越來越緊缺,你起草一篇公文,鼓勵民間興嫁娶,多生子,等來年我派人去宣傳。」

鼓勵人口是一縣長官的分內之事,主簿熟稔地應下:「是。」

蕭景鐸又看向縣尉:「年關將近,我們縣內來往人多,這幾天最是容易滋事,這些天你便辛苦一些,帶著人多巡邏幾圈。」

縣尉道:「屬下明白。」

囑咐完這些瑣事,蕭景鐸就帶著帳本離開了。如今晉江縣剛剛踏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