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道:“她那大方的人,哪天都高興。”

潘宏經過剛剛和信好從新巖寺下來那一路,大約回到老家,心情高興一點了,雖然撕錢紙的模樣還是垂頭喪氣,表情也一板一眼是鬱鬱不樂的神色,可卻控制不住眼睛裡戲謔的笑意,和一直上揚的嘴角。不知道憋著什麼樂,潘寧嫌他佔了坑,從後面拍了他一下,他竟然愈發收不住笑容,眉梢都跟著歡喜起來,表面的白眼愈發翻得厲害。

“居然王莉的娃兒都恁大了。”潘達還是不敢置信,眼睛一直往黎祥琴身後兩個孩子看。

黎祥琴道:“有啷個不相信啊,你屋裡馬上都要談朋友說人了,她這裡小學還沒讀完,這裡還有個一兩歲的,她的負擔還重的很哦!今年三十幾眼看四十了,有她的辛苦。她又沒差你們好多啊,只是小了個輩分嘛,她也沒小你們好多哈,你看你屋裡這一家人,好熱鬧哇,馬上都是掙錢的人了,她的還在讀書花錢。”

潘達將這群孩子看一眼:“我屋裡只有吃飯的時候有人,喊吃飯一哈都攏來了,平時有事個都看不到,只會吃飯,其他樣事不會。”

“還樣事不會!你看看這一班人,哪個站出來不是人才啊,今年又是你兩弟兄?那幾姊妹沒轉來嗎?這兩年潘迅都不啷個轉來了呢。”

有這一群鬧不歇的勞動力在,潘達和老張只要站在邊上看就可以:“潘迅她屋裡老人公身體不好了,走不開,劉達跟劉強要走那邊的親戚,王莉人呢?沒看到欸。”

老張則用下巴指一指隔壁,小聲道:“隔壁在屋裡沒有?過年看到人沒有?”

“曉得這哈兒在不在屋裡呢,早上聽到在他老漢墳上放鞭炮呢,恐怕在屋裡吧,那狗不是在壩子邊咬嘛。他平時要是不在的話狗一直是拴在屋簷口的,初一老大的他莫非還到幹壩子去嗎。”她這樣竊竊的說完,又同潘達笑:“她走幹壩子去了,曉得幹壩子商店開門沒有,這兩個高山豬兒吃不來我們這些屁糠,王莉又特地去給他們買吃的。本來說跟她媽媽一起去的呢,鞋昨天我給她洗了沒得鞋穿,不然的話也跟著一起去了。”

大家這才發現她腳上穿的恐怕是黎祥琴睡覺穿的毛線鞋子,都笑是她太過勤快了。

好久沒這麼多人上來,她高興得簡直捨不得走,不停羨慕道:“你們這一屋人真是熱鬧呢,滿滿當當一大桌人,你這還是還有幾個姊妹沒上來的情況,這等一哈轉來的話,那幾姊妹呢?忠旭跟忠承又沒轉來啊?潘運也沒轉來?”

老張嘆口氣:“走得遠哦,沒轉來,走遠很了。”

她便道:“我們王莉也是今年本來是不打算轉來呢,為了轉娃兒戶口特地轉來的,我們王靜一家也沒轉來,也是好幾年都沒轉來了,一哈都就在那邊過年。曉得他們外地那些過年都不興回家嗎?還說著車票難買得很。遠很了是不方便,尤其像我們王莉這樣,又拖箱子又抱人,感激是有這兩個大的。你萬一是差不多大的話這一屋人啷個轉來得了啊,光是小娃兒的東西都不得了。”

忠信要準備放鞭炮了,等潘宏潘寧信有那邊的錢紙撕完:“她又轉來辦啷個戶口嘛,要準備把兩個娃兒的戶口都一哈轉到廣州去嗎?”

“談是這樣談啊,她轉過去也好,談戶口轉過去娃兒在那邊讀書好呀,學校不一樣老師不一樣,可能轉過去有啷個政策不同吧。說是這個意思呢,我們王靜那兩個娃兒也是一味在那邊讀的書噻。”

她跟黎書慧一樣,對這些東西一知半解,雖然捨不得,可覺得轉戶口到那邊這個事情應該是到那邊就可以無憂無慮有錢有權了,那麼再捨不得也應該高興,應該得意。老張將她瞧幾眼,走到石包邊上去看李貴在屋裡沒有,邊喊孩子們:“來磕頭,挨個兒來,來給你婆婆拜年。”

黎祥琴與潘達忠信小聲談起手裡這個孩子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