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林軍大營搶出人來。

還是個只能架著柺杖一條腿蹦躂的。

他錯過了中秋,錯過了重陽;錯過了年底太子納采、問名、納吉、納徵一系列儀式(為此蕭明嶽沒少寫信來抱怨);錯過了冬至錯過了臘八,錯過了年三十祭拜家祠。

列叔叔挽留他的時候這樣相勸:“反正已經趕不回金陵了,與其路上匆匆忙忙的,還不如就在長林軍裡,祭一祭……少帥。”

於是,大年初六,林沐左手拉著飛流,右手攙著千里迢迢被打包到軍前,專為照顧他一個的御醫老爺子,鑽進列叔叔特地派給他的馬車,晃晃悠悠上了路。

師父?哦,他左腿的夾板一拆,師父就回琅琊山了。

這一路走大道,住驛站,列叔叔還特地派了個校尉護送他們——哦,據說用的理由是,糧餉啊甲冑啊敘功升轉啊,反正也要派人回京的。林沐在過了兩年自己親力親為打點一切的辛苦日子之後,終於回到了翹起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少爺生涯。

每天練練內功,背背書,給京裡寫寫信,——神仙一樣的日子啊。

如果不是天天被老御醫看著喝師父留下的補藥方子的話。

……哎呀呀呀,感覺最近都長胖了呢。

他悠悠閒閒地晃盪了快兩個月,終於在二月的最後一天到了金陵。從北向南,春光一路轟轟烈烈地在眼前鋪開,溫柔明媚得像是輕輕一捏就能滴出水來,卻又燦爛囂張到理所當然。

進京的大道依然和記憶中一般無二。林沐勒馬坡頂,看著腳下延伸出去的寬闊大道,和大道盡頭影影綽綽的城牆,覺得撲面而來的春風忽然大了起來。

他用力眨了眨眼睛,收回目光。坡下巍峨雙闕相對矗立,大道在經過雙闕之後恰好拐了個彎,繞過緩坡,一路向南。坡頂有亭翼然,亭外騎士兵卒團團圍繞,而亭中,一人襟帶當風,遙遙凝望。

林沐催馬疾奔。

奔到一半,亭子裡站著的人也衝了出來,翻身上馬,疾馳而下。

“小沐!”

還沒近到能看清面目,對過那人已經一邊大力揮舞手臂,一邊呼喊:

“林小沐!”

兩人相向而行,越來越近。漸漸地,不約而同放緩馬速,挽韁徐徐前行。

少年的眸中映照著彼此的身影。一別數年,映入眼簾的,都再不是記憶中猶帶稚氣的十三歲模樣。看在蕭明嶽眼中,那個一直被稱為精緻得像個玉娃娃的林沐黑了,瘦了,眉宇間不知何時,有了經歷血火洗煉才有的凜然;而近三年的入朝聽政之後,蕭明嶽身上高華貴重的氣度,亦是明顯得再也無法掩飾。

林沐翻身下馬。蕭明嶽一愣,趕快跳下馬背,剛站穩,就看見林沐輕拂了一下衣襟,端然長揖:

“臣林沐參見太子殿下。數年不見,殿下安好。”

急雨般的馬蹄聲衝下山坡,數十騎東宮侍衛左右一展,在身後圍成一個半弧。蕭明嶽猛地踏前一步,立刻頓住,停了停,以莊重儀態允許的最快速度走到林沐身前,微微彎腰,在他手上輕輕一託。

“世子不必多禮。”

☆、第 78 章

兩個少年面對面站著,相視無言。停一停,蕭明嶽吸口氣,展顏微笑:“皇祖母急著要見你。我特地過來接你的——走吧!”見林沐微一猶豫,伸手來拉:“你娘也在呢。走啦走啦!”

“殿下稍等,我交待一下。”林沐輕輕掙脫他手,轉身回奔。蕭明嶽遠遠看著他和帶隊的校尉交談了幾句,又湊到馬車邊拱手說了些什麼,策馬而回,自己便也翻身上馬,向他揮手:

“走了!”

林沐隨著他迤邐而行,隊伍並不進城,而是折向了郊外。京郊勝景頗多,一大半都被圈進了禁苑當中,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