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人,都不得不承認你是個天才,才一年就能把大華最亂、最難治理的巴蜀收拾,單這政績已經無人能及。”

“李侍郞您過獎了,巴蜀之事,不過是小弟略有運氣而已。”

“勝而不驕,難怪你雷小哥才入仕短短的兩年,已經官做到了比我還高。你就別太謙了,你治理巴蜀的精彩,已經被說書人編成了說書,在京城各處評說,併成了京城中最受歡迎的節目。”

不是吧,這樣都行?出頭的椽子可先爛呀。高調,從來就不是我們雷小哥的風格,看來,要想辦法制止這事才行。雷曉飛邊想,邊轉了個話題,對李侍郞問道:“我們都是自己人,就別再自已人誇自已人了。您還沒有說來此所為何事呢?”

“我現在調職了,調任刑部侍郞。我這次是奉了聖旨,下來處理前南粵刺史叛亂的事。”

刑部作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稽核刑名的機構,與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所以調任刑部侍郞的李侍郞,到來處理南粵叛亂這麼重大的案件,也在情理之中。

大華的朝政架構比雷曉飛所知的中國古代略有不同,在古中國時,朝中各部都設有一個尚書當頭,但在大華卻沒有尚書一職,各部中侍郞最大,而且,侍郞都官居正二品,比古中國的三品尚書還高一品。大華帝國的朝政架構要比古中國精減。

在李侍郞的詳細述說之下,雷曉飛才瞭解他調任的來龍去脈。

原來,正勤皇復出之後,首先就拿刑部開刀。正勤皇以前任刑部侍郞在處理南粵叛亂之事上不力,差點惹起丐幫造反之事的理由。把屬忠王那派的前刑部侍郞削職。調了以鐵面無私、剛直不阿著稱的吏部侍郞李侍郞,擔任刑部侍郞一職。

本來,前南粵刺史叛亂的事,雷曉飛已經審理個一清二楚,只要把審理結果交上刑部,由刑部複核無誤之後,再秋後問斬就行,並不需刑部侍郞親自到來處理。但正勤皇想得到一個殺雞儆猴的效果,鎮住忠王那邊,讓他們不敢亂動,就特意派李侍郞前來,讓他在複核無誤之後,就立即問斬,重挫忠王那邊的銳氣。

李侍郞把他到來的事完整告訴了雷曉飛後,就把一封正勤皇讓他帶給雷曉飛的親筆信,交給了他。

這次,皇上來的並不是聖旨,而是一封平信。由此中,李侍郞看出了皇上對雷曉飛的特殊,雷曉飛也從此中看出了正勤皇的沒有架子。

正勤皇的信中,先對雷曉飛這個皇兒與他別後做出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然後給他說了皇太子等眾保皇派的人的佈置,並把大華北方當前的形勢通報給他,最後,正勤皇說時機已到,讓雷曉飛取下穗城,把大華的南方牢牢控制在手。

皇上授意雷曉飛,對穗城現任的南粵巡撫、南粵刺史等當權者,可以先用有勾結叛軍嫌疑的藉口,軟禁起來,然後交由李侍郞,與前南粵刺史一干人,一同審訊。

其實,雷曉飛早已有計劃在完成了天南島的治理之後,就向皇上提議拿下穗城。

因為按現狀來說,長江以南的地方保皇派已經控制了大半,只剩下江蘇、浙江那兩個近京城、又是忠王勢力重駐的地方,還沒有拿下之外,其它的地方基本已經控制在他與丹楓的手中,穗城也已經成了孤城,只要拿下它,自己與丹楓控制的地方就連在了一起。

正勤皇的眼光畢竟比自己老辣,早就想到了這一步,在他還沒有提議,就已經下了聖旨。

因為雷曉飛早在思想上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準備,所以他也曾經對此事做過策劃。

第723章擒王行動

以番山墟現在的實力,要用武力來拿下穗城,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之事。

穗城雖然是大華南邊的第一大城市,但因它處於內地,不遠處又有番山墟這個天南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