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雷曉飛並沒有留心去聽那道人說什麼,只是張目四顧,打量著臺下站在自己四周的參加武林大會的人士。
主席臺前,可謂人頭湧湧,雷曉飛略點了一下,參加這次大會的人,約有四五百人,而符合參賽條件的,佔了一半。大會的規矩是每派最多隻準出兩人,那麼保守估計,這裡就有百多個門派,由此可見巴蜀武林的興旺、活躍。
開幕詞完後,是抽籤捉對,把參加比武的人分組。
抽籤由十二個門派的掌門輪流負責,A掌門抽出一個號碼後,就與B掌門抽出的號碼組成一組,進行比武,勝者升級第二輪後,再來一次這趟抽籤程式,一直到你進了盟主班子或被淘汰出局。
抽籤的號碼,是參賽者的報名號。雷曉飛、謝舵主、李豪的報名號分別是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
果如雷曉飛的估計,參賽者有兩百多人,最大的參賽報名號是二百三十二。也就是說,參加大會的門派,超過了一百個。
抽好籤後,已是中午時分,大會宣佈了比武在下午進行後,就散了會。
下午二點,比武準時開始。由於參賽者眾多,第一輪只得分批進行比賽,每二十五對一批,第五批全部賽完,沒有輪到比武的選手,就在旁觀等候。
比賽的裁判由賽會指派,每組兩人,參賽的選手,只要兩人一組到臺上核對了身份後,就由賽會指派出的兩個裁判跟隨,到臺下能讓臺上的人視線所及的任何地方,開始比試。
雷曉飛被分到了第四批,讓他正好有時間來觀看別的比賽。
第一批三十對的選手,先後陸續開戰。雷曉飛環顧了一遍,見沒有什麼身手特別好的對手,就逐對詳細地觀察起所有參賽選手的武功招式來。
十分鐘後,大部分的選手已經結束了比劃,只剩下兩組還在你來我往,鬥個不亦樂乎。並不是這兩對選手的實力突出,而是這四人剛好棋逢對手。
十五分鐘左右,這一批的比賽全部結束,勝者興高采烈地到臺上登記,準備參加下一輪。而敗者,則垂頭喪氣地灰溜溜地回到自己門派的那邊。
第一批比武結束後,第二批的選手很快就落場,李豪也在此批。
雷曉飛也像剛才一樣,先環顧了一番整個比武現場,掃了一輪後,他發現了兩個身手出眾的選手。
這兩個選手,一個是道人打扮,手持一把長劍,這個選手的劍法飄逸出塵,走的是輕柔的線路,頗有道家的真髓,而且他的功力也較強,所以,他只用了三招,就贏得了這場比武。
另一個是個特壯的漢子,這個漢子像洪彪一樣,練的是外功,他皮粗肉厚,好像並不怕他人攻擊,與他對壘的那個選手,明明拳腳已經打在了他的身上,他卻沒事般,一個箭步上前,乾脆利落地一招把那個選手撂倒。
雷曉飛向李傑打聽這兩個身手出眾的選手的來路,李傑告訴他,用劍的是青城派第三代最傑出的弟子——青玄子,他是下屆青城派掌門的熱門人選,在巴蜀武林中,有“神劍青玄”的稱號;而那個銅皮鐵骨的大漢,是金剛門的佼佼者,他叫牛二,被巴蜀武林中人譽為“打不倒牛二”。
雷曉飛記下了這兩個可能是勁敵的名號。
李豪取勝得也很容易,他只用一招是太極拳,一招是截拳,就打敗對手。
速戰速決是雷曉飛賽前定下的策略。包括雷曉飛在內的他們三個參賽的人,功力並不算出眾,他們只佔了“奇”的優勢,“太極拳”和“打狗棒法”,都是這裡的武林中人沒有見過的功夫,所以出奇不意之下,勝算就會增大。
而且,速戰速決還有的好處,就是能充分儲存自己的體力,讓對手摸不到自己的底細。雖然,這樣可能會引起對手的注意,加強對自己的戒備,但同樣也能給對手威懾力,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