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這件事上,袁世凱卻是傾注了全部精力,在其派出唐紹儀與自己勾通之後,便同自己相互配合著實施廢李王的計劃。

若是沒有其引閔妃出宮加以斬殺,其若是逃至外國公領館,不知會惹出多少後患。這會,唐浩然對袁世凱倒是滿心的感激。

“老弟客氣,世凱所為者不外朝廷,朝鮮君臣受人蠱惑,欲背華棄清,貰凱豈能任而視之,若是世凱有老弟之魄力,這朝鮮問題又豈會拖至今日,老弟不怪世凱丟下個麻煩於您,世凱已是感激了!”

面對唐浩然的恭維,袁世凱倒極為平靜,他甚至把自己撇了個乾淨,實際上,儘管他參與其中,卻更願把自己置身事外,出於自保也好,謹慎也好,這件事可以參與,但絕不能邀功,畢竟接下來會引發什麼樣的亂子,誰都不敢保證。

“老兄此言詫異,若無老兄數年經營朝鮮,弟又豈能成此之事!”

對袁世凱的心思早就摸了個通透的唐浩然,又豈不知其現在急欲撇清自己,於是便順著他的話說道。

“於朝鮮之事,弟尚不清楚,這不今日之事,弟剛寫了一個急電,還請老兄過目!”

這份電報倒是為了安袁世凱的心,絕字未提袁世凱參與其中,至於閔妃等人之死,全歸於“受人蠱惑的朝鮮亂民”,至於為何廢李王,則是為維持宗藩不得已而為之,至於其間真假,朝廷那邊這會自然顧忌不上了。

“老弟這份電報倒也無不可,只是”

抬起頭,袁世凱看著唐浩然道出他的擔憂之處。

“現在事情已經辦了,有了閔妃”

瞧著唐浩然袁世凱並沒有告訴他閔妃未死,他之所以未殺閔妃一來是因其美色,至於其二則是為了留下一個“籌碼”,於朝廷而言,閔妃之死即是無法再用李熙的死節,可如若閔妃仍活著,那麼朝廷便有可能再委李熙回國。至於唐浩然還是在他袁世凱的掌握之中。

“朝廷那邊便是百般不願,也只能面對事實,可問題在於各國,雖日本實力不足,不過只是虛張聲勢,自然不足為懼,若是他國” miàobigé

“於英國而言,其介入原本旨在防止俄國染指,至於俄國,於此亦受制於英國,正因如此,兩國才不得不承認朝鮮為我國之藩籬,兩國之政策在於維持我國於朝鮮之藩籬,避免為對方所乘,至於美國嘛”

冷冷一笑,在各國之中,對朝鮮自立最為熱心的恐怕就是美國,而美國之所以支援其獨立,一方面是其無法理解東方宗藩制,另一方面則是基於其染指亞洲的企圖,只不過現在其並沒有想到,其費盡心機到最後卻為日本做了嫁衣。

現在的美國並不是8年後的美國,此時的美國海軍實力弱小,且國內亦未就海外勢力擴充達成一致,這導致了其絕不可能武力干涉朝鮮,只要不是武力——那就沒什麼可怕的。

“美國於海外用兵,必須先得國會批准,而此事我等於漢城所行之事,除去解聘幾名美籍顧問外,於美國利益並沒有根本性的損傷,即便是米孫向華盛頓要求干涉,美國亦無充足之藉口,現在我最擔心的倒不是如何同各國交涉,我最擔心的是”

無奈的長嘆口氣,唐浩然面對著袁世凱,倒是同情起他於歷史上苦心經營朝鮮的為難,個人給力又能如何,奈何朝鮮廷不給力啊!

“我擔心的是朝廷那邊,雖說暫時朝廷不會示弱,可我擔心的是其繞開我,直接同朝廷交涉,那樣的話只怕”

(第二更了,還望大家繼續支援無語,求推薦、求收藏!讀者交流群:)

第199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正午時分,日頭很毒,地面就似蒸籠一般,加之沒有一絲的風,只讓人覺得這天地有如一座大蒸籠一般。虧得前幾日剛下過一場大雨,才使得這路上的浮土為雨水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