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要不然,停止徵收田賦?”
幾乎是一種本能,唐浩然想到了後世免徵農業稅的“先進經驗”,但是這個念頭不過只是微微一動,他的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了另一種數字來。
“7。45億!”
這個數字是什麼?
正是去年的田賦所得,也是23。8億畝耕地所納的田賦,這甚至不包括政府透過放領公地得到的地租。可以說,現在的農民所承擔的稅收,絕不遜於晚清,或許,農民因為良種的普及、苛捐雜稅的免除等原因,收入在增加,可實際上,農民的困苦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但儘管如此,儘管從唐浩然到大臣們都知道農民承擔著沉重的,遠談不上輕鬆的田賦,但是他們更清楚——國家需要田賦。對於中國這個傳統的農業國而言,若是加以地租的而言,政府財政收入的50%以上都來自土地收益,甚至可能超過60%,對於每年30億以上的財政支出來說,一下免除二分之一的財政收入,縱是唐浩然有意,政府也不會同意。
更何況,唐浩然比任何人都清楚,這筆錢對政府而言的重要性。
“陛下,免稅,是絕不可能的!”
作為帝國財政大臣的唐榮俊斷然開口說道,作為前帝國銀行行長,對於稅收他有著自己的看法。
“我們必須要看到的一點是,國家財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來自於田賦,如果沒有這筆錢,每年3。5億元的軍費支出,將無計可施,就連2。2億元的教育經費,也將無法得到保證,除非陛下決心停止工業建設,畢竟,現在工業建設投入的資金相當於政府支出的半數,取消建設支出的話,可以勉強維持政府收支平衡……”
這才是最致命的地方!
牽一髮而動全身!
建設投資是五年計劃的核心,每年不少於15億元的建設投資,是經濟統制委員會根據中國的工業實力,制定的一個建立基礎工業的長期發展規劃,在第一個五年之中,每年保持十億元的投資,第二個五年,每年十五億元,到了第三個計劃期間,每年的投資將會超過三十億元。
如此這般發展二十年後,中國才有可能成為次僅於美國的第二工業強國,從而具備挑戰美國,或者說與美國進行全面抗衡的能力。
顯然,從國家的長遠角度考慮,田賦的徵收將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未來,也就是說,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徵收田賦,如果說先前已經知道答案的話,那麼現在,唐榮俊的回答,卻讓唐浩然意識到,自己絕不能為將來可能的風險而犧牲國家的長遠未來。
“陛下,從古至今,皇糧國稅,天經地義,縱是偶有免除,也不過只是施以皇恩,又豈有全部予以免除之說?”
唐榮俊的話讓唐浩然的眉頭微微一揚,點頭說道。
“確實,皇糧國稅,天經地義,這交納皇糧國稅,本就是國民應盡之義務!亦是國民榮譽之一!”
這句話說的是有那麼點“厚顏”,但唐浩然卻知道,自己並沒有其它更多的選擇,畢竟革命只是一種可能,而錯過眼前這最後一次發展機會,卻是對整個國家、民族的犯罪,更何況,畢竟相比於另一個時空,帝國的政局更為穩健。絕非另一個時空中的軍閥混戰、地方割據所能相比。
即便是偶有不滿,那也不過只是癬疥之患罷了!
可若是鄉村長期存在不滿情緒的話……沉吟著,唐浩然突然開口說道。
“唐卿,若是每年免除50萬戶左右的田賦,對財政的壓力有多大?”
“50萬戶……嗯,”
沉吟片刻後,唐榮俊點頭說道。
“每年大概也就是的幾百萬元,這是可以接受的,就像我們對軍人遺族家庭的免稅,每年亦不過只有幾百萬元,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