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大國也就是英國與俄國,可是兩國的利益衝突,使得其都不會坐視彼此於朝鮮擴大影響力,進而皆以維持清國對朝鮮宗主權為對朝政策,如果唐浩然能夠獲得兩國的支援,那麼……”
鄭永邦的話讓衫村濬的心頭一沉,可不是嘛。
如果英俄兩國表示贊同,即便有美國的反對又有什麼用?美國絕不可能給予任何實質性的支援,最多隻口頭上的“干涉”,過去或許清國人會把口頭上的“干涉”視為麻煩,可對於唐浩然來說,其又豈會視口頭上的“干涉”為“干涉”?
“除非直接繞開唐浩然,直接與李鴻章交涉!”
鄭永邦的建議讓衫村濬的眼前一亮,他立即對鄭永邦吩咐道。
“一但戒嚴解除,立即派人往電報局告知東京,要求繞開駐朝大臣,與清國直接交涉!”
日本公使館沒有閒著,作為駐朝大臣行轅所在的南別宮,亦同樣也沒閒著,甚至直至午夜時,這裡依然顯得很是忙碌,直到凌晨三四點時,待到大院君拿出了新的朝班大臣名單後,瞧著其中大都皆有目共睹的親華派後,這邊方才稍輕鬆一些,而名單上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唐浩然根據袁世凱的建議,同朝方勾通的結果。
“慰亭兄,若無兄相助,僅憑弟之力,恐實難穩定朝鮮局勢!”
面對著袁世凱,唐浩然的這番話倒是肺腑之言,無論後世對袁世凱如何評價,但在朝鮮這件事上,袁世凱卻是傾注了全部精力,在其派出唐紹儀與自己勾通之後,便同自己相互配合著實施廢李王的計劃。
若是沒有其引閔妃出宮加以斬殺,其若是逃至外國公領館,不知會惹出多少後患。這會,唐浩然對袁世凱倒是滿心的感激。
“老弟客氣,世凱所為者不外朝廷,朝鮮君臣受人蠱惑,欲背華棄清,貰凱豈能任而視之,若是世凱有老弟之魄力,這朝鮮問題又豈會拖至今日,老弟不怪世凱丟下個麻煩於您,世凱已是感激了!”
面對唐浩然的恭維,袁世凱倒極為平靜,他甚至把自己撇了個乾淨,實際上,儘管他參與其中,卻更願把自己置身事外,出於自保也好,謹慎也好,這件事可以參與,但絕不能邀功,畢竟接下來會引發什麼樣的亂子,誰都不敢保證。
“老兄此言詫異,若無老兄數年經營朝鮮,弟又豈能成此之事!”
對袁世凱的心思早就摸了個通透的唐浩然,又豈不知其現在急欲撇清自己,於是便順著他的話說道。
“於朝鮮之事,弟尚不清楚,這不今日之事,弟剛寫了一個急電,還請老兄過目!”
這份電報倒是為了安袁世凱的心,絕字未提袁世凱參與其中,至於閔妃等人之死,全歸於“受人蠱惑的朝鮮亂民”,至於為何廢李王,則是為維持宗藩不得已而為之,至於其間真假,朝廷那邊這會自然顧忌不上了。
“老弟這份電報倒也無不可,只是……”
抬起頭,袁世凱看著唐浩然道出他的擔憂之處。
“現在事情已經辦了,有了閔妃……”
瞧著唐浩然袁世凱並沒有告訴他閔妃未死,他之所以未殺閔妃一來是因其美色,至於其二則是為了留下一個“籌碼”,於朝廷而言,閔妃之死即是無法再用李熙的死節,可如若閔妃仍活著,那麼朝廷便有可能再委李熙回國。至於唐浩然……還是在他袁世凱的掌握之中。
“朝廷那邊便是百般不願,也只能面對事實,可問題在於各國,雖日本實力不足,不過只是虛張聲勢,自然不足為懼,若是他國……”
“於英國而言,其介入原本旨在防止俄國染指,至於俄國,於此亦受制於英國,正因如此,兩國才不得不承認朝鮮為我國之藩籬,兩國之政策在於維持我國於朝鮮之藩籬,避免為對方所乘,至於美國嘛……”
冷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