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宋悲言滿臉呆滯。
他隨著文玄舟學東西,文玄舟收留他、照顧他,如師如父。於是文玄舟教他什麼他便學什麼,從不曾有過懷疑。
甘樂意的話倒也沒有冒犯他。在宋悲言聽來,甘樂意不過是心頭有些疑問,正常地提出來而已。況且退一萬步說,就算文玄舟擅於用毒,那也不是什麼出奇或不好的事情。
師父……又不是壞人。宋悲言不太肯定地想。
且文玄舟已經不在人世,這些事情又怎麼可能跟他有關係?
“我不清楚的。”他小心道,“但是我真的在師父那裡看到過三寸蛇。”
“好罷。”甘樂意也無意在這個問題上糾纏,轉頭繼續去泡他的茶了,“快搗藥!”
司馬良人和傅孤晴都不想耽擱,當天就立刻與司馬鳳一起出發去了青河城。阿四自然也跟著去,懷揣一肚子話沒法跟宋悲言說,十分煎熬。
一行人策馬前行,將近傍晚時分抵達了鷹貝舍所在的平陽鎮。傅孤晴提出不如在鷹貝舍借宿一宿,明日清晨繼續趕路,趕到青河城的時候時間正好。司馬良人沒有意見,司馬鳳更是絕對不會提意見。
他一路上都保持著沉默,在目不能視的黑暗裡沉默地梳理父親告知的事情。
出發之前他和司馬良人有過交談,司馬良人聽到榮慶城中竟然出現了文玄舟的蹤跡,也是十分驚詫,便將文玄舟的事情從頭到尾告知了司馬鳳。
文玄舟祖籍不知何處,自述從小離開家鄉流浪,身世和宋悲言倒是有些相似。只是宋悲言被文玄舟這個平頭百姓收留,文玄舟卻是被魯王府的侍衛隊長收留的。
那時魯王在外行獵,侍衛隊長在獵場外發現了一個髒兮兮的小孩子,渾身都是被野獸抓撓的傷痕。那隊長無妻無子,見孩子不過五六歲年紀卻被野獸傷成這樣,十分心疼,決定將他帶在自己身邊。他姓文,魯王府上的先生便給孩子起了個名字,稱文玄舟。此後那隊長便教他武藝,先生便教他看書識字。
魯王爺膝下只有一子,與文玄舟年紀相當,自幼一同玩耍長大。文玄舟在魯王府生活了兩三年之後,於清明回鄉祭祖途中父子二人遇到剪徑匪徒,那侍衛隊長重傷身亡,文玄舟自此不知所蹤。
其後悠悠過了十餘年,老王爺死了,那與文玄舟年紀相當的小王爺成了魯王,而新的魯王爺也有一個兒子。他為兒子遍尋合適的教書先生,某日竟在上門自薦的人中,看到了文玄舟。
文玄舟對中間這空白的十餘年並不多言,只說自己在匪徒寨子裡忍氣吞聲做了幾年奴才,後來尋機會逃出來,便一直在外流浪。魯王爺對舊日好友十分惦記,又因其人著實才華橫溢,便高興地將他留了下來。魯王府的小王爺卻不喜歡這位教書先生,屢屢與他做對,文玄舟在魯王府中呆了幾年,那小王爺也漸漸長大,於是他向魯王請辭,只說自己志在四方,要出門遊歷。魯王沒有挽留,讓他離開了。
之後文玄舟偶爾會到魯王府上與他敘舊,帶去些南北邊疆的奇趣玩意兒。司馬良人登門求救的時候,恰逢文玄舟在府上,魯王便向他推薦了文玄舟。
這說起來不算複雜的經歷中,唯一值得推敲的便是文玄舟失去蹤跡的那十餘年。
又因為這些事情全由魯王轉述給司馬良人,其中是否有遺漏也不可知。司馬良人帶文玄舟回到司馬家之後,多留了一個心眼,叮囑傅孤晴照顧好這位貴客之後,便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往鷹貝舍,去找遲夜白的父母了。
鷹貝舍真正的創始人是遲夜白的父親遲星劍,他所掌握的江湖資源遠比現在的遲夜白更多更廣。司馬良人親自登門告知已找到能救治遲夜白的神醫,夫妻倆那時也正遍尋江湖奇人,聞訊都鬆了一口氣。司馬良人將文玄舟的事情告知遲星劍,遲星劍和英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