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區展開清剿,山本時幸的一封書信也在同一時刻送達春日山城,這封洋洋灑灑近萬言的長信向自己的愛徒闡述寬厚為君的道理,其中包括屠殺,不給安堵拒絕部分國人投效強行圍剿等行為受到他的批評。

吉良義時沒想到逐漸淡出譜代眾的師匠還有如此敏銳的嗅覺,其實他也意識到最近幾年有些翹尾巴,說出許多驕傲但又傷人望的話,比如不需要盟友,比如不屑調略,比如對不降服的或者降服又背叛的國人處以極刑,再比如不給安堵,屠殺一向宗與清水氏一族武士等等。

這些行為其實都在觸犯這個時代的武家行為準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踐踏現有的武家法度,只不過因為吉良義時太過強大,這些弊端暫時沒有顯現出來。如果這個苗頭不能及時掐住。隨著吉良家的地盤日益增長。早晚會把弊端積累到難以挽回的惡劣程度。

這一封“萬言書”確實震住吉良義時,說實話他還從沒想過這麼深刻透徹,他的心裡總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總覺得山本勘助的本領已經被他都學到手裡,所以才會把這位勞苦功高的師匠派到一方鎮守地方,這種輕視在此刻被這封“萬言書”徹底打破。

在此之前,他總以為自己拳頭硬塊頭大就可以制定遊戲規則,卻沒仔細思考過他現在還沒有成長到規則製造者這個層次。肆意的行動雖然爽快,但留下的惡名多久才能消除呢?齋藤朝信能止小兒夜啼是件好事嗎?

“我還是太託大了,沒有這個棒喝說不定我會做出多少荒唐事,幸好還有為良師敢言別人不敢言之詞。”吉良義時拿著這封“萬言書”看了又看,吩咐小姓謄抄幾十份,並在年末最後一次大評定會上傳遞給眾多譜代們看,吉良義時當著眾多臣僚的面作出自我反思。

他在大評定上鄭重的表示一定要改正這個毛病,首先是下令給予信濃、越中、上野三國的在地國人安堵狀,確保他們的在地領地得到保障,其次宣佈禁止肆意屠殺。對一向宗的信眾下達的“血腥詔令”也作出相應的調整,改屠殺為打散流配。屢教不改之徒再除以極刑以儆效尤。

秋收結束後到下雪的一個多月裡,真田幸隆率軍對岡谷北城發起幾次試探性突襲,只可惜在武田信繁鎮守下將防務做的滴水不漏,幾次進攻都無功而返,在信濃的道路被大雪封住之後,真田幸隆將主力調回深志城,同時寫了一封信有關諏訪郡的攻略方案。

這個方案並非簡單的攻略築摩郡,而是從信濃國乃至吉良家的戰略層次談到對信濃完成統一的提議,其中就有一套春暖花開後對南信濃伊奈郡展開攻擊的計劃,真田幸隆十分確信經過這幾次試探性進攻了解到武田信繁的作戰思想,以及武田軍的主力活動方向。

既然武田信繁防禦的無懈可擊堪比堅硬的烏龜殼,那麼對付他們的最佳辦法無非三個,要麼一把榔頭敲碎他的硬殼,要麼烏龜殼從內部被攻破,要麼就只有引蛇出洞,真田幸隆自問沒實力敲碎勢均力敵的硬殼。

畢竟主攻一方很難佔到地利人和,武田信繁謀略可能差真田幸隆一籌,但軍略政務以及見識手段都不差多少,背後就是甲斐武田信玄的支援,無論是防守的成本還是給養運輸的優勢都比真田幸隆高出一籌。

以武田信玄的老謀深算想誘騙他們內部攻破的難度很大,並不比武田信玄在正面戰場打敗吉良義時簡單多少,那麼就只有引蛇出洞一條可以選擇,幸好甲斐除去南信濃的諏訪郡之外,還有伊奈郡秋山信友所率領的三千軍勢,只需分兵進攻就必然會將武田信繁的精力牽扯進去。

另一套策略其實也是引蛇出洞的變種,不過這套方案不是以信濃軍團為主攻方向,而是呼叫越中軍團從越中對飛騨發動進攻,再轉而以飛騨為跳板攻略南信濃的計劃,從飛騨直接進入木曾谷福島城,只要設法降服木曾一族,南信濃就基本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