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慈禧太后的諭旨中得到了證實。
慈禧太后在悼念恭親王的諭旨裡回顧了她和恭親王經歷的風風雨雨,“恭親王奕忻,誼屬親枝,久襄密務,溯自同治初年,予同孝貞顯皇后垂簾聽政,其時東南未靖,國事多艱,恭親王翊贊謨猷,削平大難。論功行賞,特命以恭親王世襲罔替。三十餘年,恪恭奉職,殫竭忠誠。其間養疾家居,旋復起膺樞要,朝夕從事,力任其難。不料舊疾舉發,予率皇帝節次親臨看視,惟冀安心調理,可即就痊,不意本月初十日,遽爾長逝。時事方殷,失此良弼。予懷震悼,曷可勝言!”字裡行間有不勝悲痛之意,可謂情真意
但孫綱擔心的,則是恭親王去世後,朝廷裡可能引發的“政治地震”。
滿漢政治勢力的居間“調解人”沒有了,朝中的滿漢兩派及新舊兩派之間,矛盾會不會激化?
因為李鴻章和奕忻等人的關係,“維新變法”居然熬到了9年,可在這十九世紀的最後一年裡,變法還會引發什麼樣的事情?
“恭親王一去,對大人來說應該是一個好訊息。”在沒有別人的時候,江穆齊對孫綱說道,
“孝烏此話怎講?”孫綱不動聲色地問道,
從江穆齊這些天的舉動來看,他大概能猜出來這小子想幹什麼。
這些天,北洋軍情處在江穆齊的安排下,開始調集大批人手出動,以京城方面居多,自從孫綱成立北洋軍情處到現在,他今天才發現,自己手下的這個情報部門居然有如此多的人馬。
在江穆齊的要求下,孫文安排段祺瑞專門安排了一輛配有精兵的裝甲列車(目前這種“鐵陸巡洋艦”一共只造了四輛)給北洋軍情處隨時聽候調遣,讓孫綱覺察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朝廷不日當有劇變,我們目前置身局外,當早作準備為上。”江穆齊說道,
“這個劇變,不是你又在裡面動了些什麼手腳吧?”孫綱笑了笑,裝著不經意地問道,
“若想要這大陰天快點睛起來,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促成一場暴雨下將起來,方可得快睛。”江穆齊看著孫綱,表情十分輕鬆地說道,“大人不是常說,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過後是彩虹嗎?”
孫綱讓他一句話給噎在了那裡,但他從這句話已經聽明白了江穆齊的意思。
“大人謀國,孝烏替大人謀身,日後史家記得此事,當傳為一段佳話。”江穆齊說道,
“你替我謀身,不會連朝廷也一起謀了吧?”孫綱問道,
“孝烏只知有大人,不知有朝廷。”江穆齊堅定地回答道,
“可你就不怕,一旦朝廷沒有了,國家會陷入暴民四起的混亂狀態,又給外人造成可乘之機嗎?”孫綱問道,
“有大人在,國家就有主人,有強軍在手,就不怕外敵,”江穆齊定定地看著孫綱,一字字地說道,“天道無常,千年古國,泱泱華夏,也當換一副嶄新面孔了,那時候,孝烏就不用再用大人這兩個字來稱呼您了。”
如果是在以前,孫綱聽了他這麼說,弄不好就會吃驚得跳起來。
這小子說這話的意思,那就是想造反了。
而且,還是打著他的旗號。
因為,聽著好象還有宋太祖趙匡胤的那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意思在裡面。
可現在,江穆齊的話彷彿已經在孫綱的意料之中。
“這次,會和上次的德艦爆炸事件一樣嗎?”孫綱只是嘆息了一聲,問道,
“在時間上不會象上次那麼快,”江穆齊答道,“如果不出孝烏所料,當在數月之間見分曉。”
“你是不是早都已經安排好了,就等我點頭了?”孫綱又問道。
精彩無限
(二百九十)早有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