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了。現代人喜新厭舊的毛病真是不好,很不好,非常不好!
再來街頭的酸文,那就是言情小說,故事情節還不如HX,XX冷麵總裁呢,別提跟晉江那些大神相比了。文筆倒是很強大,問題是光有文筆那也不行啊!街頭說書的,三國故事講第一百零八回了,您能換成戰國七雄麼?鬧來鬧去,這苦逼的時代,她還就剩下個賺錢的樂趣了,真是ORZ!不過這話說了人家也不懂,只得含糊一句家境艱難。
京華女學是對全東京招生,甚至於說對全國招生的。有官宦之後就有貧寒子弟。當然多數是中產。有那麼些個和婉言一樣邊學東西邊做商品的,學堂裡也見慣不驚,有時候先生甚至還指導一下怎麼樣的衣服鞋襪款好賣,哪樣的吃食受歡迎。沒錯,這裡還有廚藝課,學的是各色小食和家常便飯。務必追求京華女學出產的,必須達到全能的境界。可惜婉言廚藝天賦也不行,做的東西可以吃,但路人甲之極。看樣子她的賺錢之路還是搞文化產業吧!
一天的最後一堂課是禮儀。學校裡提供類似下午茶一樣的點心一頓,順手把茶道教給學生。從吃點心和煮茶開始,禮儀課就算啟動了。上了一天課的學生們其實很累,然而禮儀就是你在最累的時候,也要能保持的,滲入骨髓的存在。所以學校裡故意安排到一天的最末,為的就是鍛鍊學生的毅力。禮儀包含吃飯行走坐下起立等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在這堂課裡還會順便教學生如何擺放傢俱——動起來方才能體現真正的優雅,坐在那裡不動看不出基本功。學生們搬動花瓶擺果盤的時候,老師會進行全方位的,禮儀審美訓練。
這對婉言這種家庭的學生,有用的不是一星半點。然而對中產以下的學生,這個真是純屬坑爹。婉言暗自吐槽:普通老百姓誰管你搬櫃子還要搬的優雅不優雅?速度快力氣大不就行了。呃,好吧,也許她們做妾用的著。沒辦法,北宋是個階級社會,京華女學的畢業證只是附加分,最主要還是拼爹,沒爹的至少能拼娘,再不然就只能指望有個天才的兄弟了。便是你有個姐姐嫁入豪門,多半也是不算數的。唉……前途渺茫啊!她真是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出路了。話說,21世紀真的不可以回去麼?
作者有話要說:①首孝悌,次見聞。這是三字經裡的句子,此時三字經還木有出現。但三字經是民間的兒歌整理出來的東西,因此一些短句應該是很早就有的。就好比三國的故事流傳N年,明朝才有一位寫了三國演義的同志。這句是否仁宗年間流傳暫且未知,我們就先當他有吧
順便再次申明,京華女學乃虛構
市井財女蘇二孃 30正文
同學與女僕生活不易努力賺錢
京華女學的上課時間;是差不多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的樣子;課程排的密密麻麻。尤其是最末一節禮儀課,簡直堪比體育課!一放學;學生們簡直餓的前胸貼後背。差不多都是青春期,本來就吃的多;中間那頓點心還不如不吃;吃了反而更餓。
因此每次婉言都很喜歡放學的時候——學堂的大門吱呀一聲,外面賣吃食的小販如同按了開關的音響一樣,此起彼伏的叫喚起來。那麼由寂靜轉為喧囂的一瞬間,很是生機勃勃。
吵鬧的不止小商販們;還有各自來接學生的馬車。程秀安十分念念不捨的看著婉言,一步三回頭的踏上馬車。
婉言跟周圍一圈同學說道:“這程十六娘;每回上馬車時的悲憤之情,都趕上昭君出塞了!”
“噗!”同學李六娘笑噴:“唉喲,怎麼這麼嘴利,明朝仔細我告訴她去,哈哈哈。”
另一個同學蔡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