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這訊息不知怎麼就傳到了錦州城裡,錦州本就是產鹽大城,這次的救災用鹽就是從錦州城裡撥出去的。不知怎麼的,各地不斷地傳來官鹽被劫的訊息,為了補足缺口,錦州城的鹽也就不斷銷往外地。
食鹽不像糧食之類的東西,一年四季都有大量儲備,由於平時大家用的就不多,需求量也不大。錦州城內的鹽多是外銷,加上食鹽儲備起來也受天氣影響,通常儲存量都不大。看著自己地方上的鹽源源不斷的往外走,錦州城的老百姓終於坐不住了。這都賣給別地兒了,他們自己吃什麼呀。於是大家趕緊往集市上走,跑到鋪子裡去買鹽。最開始只是一斗兩斗的買,後來買的人越來越多,存鹽就越來越少,漸漸地有些商鋪開始打出了每日限購的牌子,老百姓們更慌了,生怕到後面沒有鹽買了,買的量也越來越大,成袋成袋地往家裡扛。
聽說,出現這樣情況的不僅僅是錦州城,也虧得錦州是產鹽大城,有規範的商會組織。全城的食鹽雖然需求量大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但總的來說價格還算平穩。在其他有些地方,鹽價已經比往日翻了十番都不止。
流言跟長了翅膀一樣飛得很快,所以到現在城裡百姓爭相購鹽的局面已經發展到不能控制。城裡的好些鹽鋪都紛紛關門謝客以躲避購鹽狂潮。只有楚老爺心眼直,硬說要把鋪子開著,規定每天每人只能最多買一斤的鹽,直到楚家所有鹽賣完為止。於是,楚家的鹽鋪成為了眾矢之的,也就出現了先前楚夕看到的那一幕。
陳彥被百姓們包圍著,臉色不佳,楚夕很瞭解他的性格,他擅長的是處理賬目和研究新品類的鹽,對如何處理這種突發事件是一點辦法也沒有。見他半天不說話,周圍的人紛紛推搡他,有個婦人甚至扯著他的衣服不放,爭執中連衣袖都被撕爛了一條口。
看著狼狽的陳彥,又看著將楚家鹽鋪擠得水洩不通的無知百姓。這個鹽鋪對楚夕來說有很深的意義,竹鹽坊還未開辦的時候,她就在這裡銷售她的竹鹽,一個店鋪一個店鋪的跑,每天都去留意有多少人來買自己和陳彥一起弄出來的新品種。若某天來買的人多了一兩個,就能讓她開心上好半天。
而現在,這裡大門半掩,周圍一擁而上的群眾把門口的幾塊木板都擠壞了,連店鋪前寫有“楚記鹽鋪”四個大字的招牌都被一些義憤填膺的百姓取了下來,砸得稀爛。
楚夕心中冒出了一種想要上前制止這些人的衝動,但又苦於不知以什麼身份什麼立場站出去說話。
她想起在現代,她所在的城市裡也曾鬧過這樣的“鹽荒”。有好多市民聽信各種毫無依據的小道訊息爭先買鹽,什麼世界末日要來了、鹽要漲價了、吃鹽治百病之類的,反正買鹽的理由五花八門。甚至還有有人因為服用食鹽過多而中毒。當時也是造成了很大範圍的恐慌,發展到後面連醬油醋這種同屬調味品的東西都備受市民親睞,最後有關部門不得不天天在報紙、電視上闢謠,一一擊破這些謠言,大家的買鹽熱情才慢慢消退。
尤記得沒過幾年又開始傳鹽要漲價的訊息,這次好多人都淡定了,有人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還說自己前幾年鹽荒的時候買的鹽還沒用完呢。當時看到這個報道,楚夕笑了好久。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按照現代的方法,只要有足夠的證據進行解釋,公開透明地讓大家知道不是那麼一回事,謠言也就不攻自破。這次謠言的核心是鹽不夠了。那麼只要能夠有充分的證據說明鹽是夠的,百姓的疑慮也就解開了,這種恐慌自然就沒有了。
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證明鹽真的夠呢?況且看現在這個狀況,再多的鹽也已經到了這些老百姓的家裡藏著了,估計存貨不會太多。楚夕焦急地四下搜尋,正好看到半開著的店鋪裡裝鹽的大罐子,突然,她計上心頭,當即有了主意。
第一百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