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呢。可是,現在進攻的是日本人,投不投降的無所謂,反正都是死路一條,倒不如硬拼算了,也算沒白到這個世上一回。再說了,向日本人投降,比利時人的祖先都會氣得從公墓裡面鑽出來吧,他們丟不起這個臉。

戰壕裡面的槍聲雖然稀了不少,可是,卻從來沒有斷過,而且,命中率越來越高。不但如此,衝在前面的日本人還可以聽到機槍發射時那與眾不同的聲音,雖然數量少了一點兒,效能好象也差了點兒,跟日本人手中的機槍沒得比,不過,畢竟也是機槍啊,殺傷力還是相當大的。衝在前面的日本人紛紛倒地,有些一聲不哼的直接去見了天照小鬼,有些呢,在地上不斷地打滾著,其呻吟聲甚至於比戰場上的槍聲還要大上一些。日本人還真不是一般的民族,狠得很啊,看到自己的同伴倒在地上,他們的眉頭都不皺一下,仍然不管不顧的往前衝。在他們的小腦袋裡只有一件事情,趕緊衝進戰壕,衝進圖爾奈,把裡面的比利時人統統幹掉,然後到中國人那裡領賞去,至於腳下的同伴麼,不斷地呻吟打滾,真讓人討厭,還擋著進攻的路,沒再賞他一顆子彈就相當講同胞情面了,怎麼可能停下來救上一救。

雖然遭受了相當大的傷亡,可是,日本人還算是成功的,二十分鐘之後,幾百個日本人終於衝到了戰壕的前面,大量的手雷扔出,戰壕馬上成了一個血的海洋。等硝煙散盡的時候,一段約百米長的戰壕裡面,已經沒有活著的比利時人了。畢竟是經過正兒八經訓練出來的軍隊,日本人還是懂得勁要用在一點上這個道理,所有的迫擊炮和機槍,都對準了這個缺口,更多的日本軍隊在火力的掩護下,朝著這個缺口湧了過去。圖爾奈城裡的比利時指揮官一看不對頭,咬了咬牙,派出了一個團的兵力衝向缺口,企圖把日本人趕出去。雙方几度增派援兵,在這段百米長的缺口處展開了反覆爭奪戰,缺口處屍體堆積如山,陣地幾度易手。下午三點左右,日本人終於牢牢地控制了這個缺口,並且開始用手雷和步槍,沿著戰壕不斷地擴大陣地。單單在這個缺口處,日本人就損失了六千人左右,其中陣亡的起碼有四千人,受傷的也有兩千人左右。之所以受傷的比陣亡的要多得多,最關鍵的一點是,日本人只顧著進攻,根本就沒有去管重傷倒地的同伴,很多士兵因血流過多而死亡。當然,這對中國政府也有好處,撫卹金是一次性發出去的,比起長年累月發的傷殘補助金來,總額要小上一大截,所以事後,中國政府也不大追究這件事情,要是這事擱在中國部隊的頭上,那些帶兵的估計早就被軍事法庭判個百兒八十回死刑了。

當然,日本人的付出並不是沒有回報的。比利時人在這裡的損失並不比日本人少,傷亡在九千人以上,其中陣亡的也有五千左右。畢竟,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從戰鬥素質上說,比利時軍隊跟日本軍隊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要不是心存必死的決心,估計他們根本就撐不到三個小時。更重要的是,為了奪回這個缺口,比利時人幾乎把他們能夠動用的武器都用上了,僅有的一百多門迫擊炮也在此次的爭奪戰中損失了個一乾二淨,等日本人佔領缺口並向兩邊擴充套件的時候,比利時人甚至於找不到一門可以發射的迫擊炮來支援前線計程車兵。

下午六點鐘的時候,外圍陣地完全落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