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康熙感動得一塌糊塗。
若是大阿哥或皇后送的,他還不會那麼感動。
就像一個人擁有一百兩,卻拿出一千兩給你。另一個人擁有一萬兩,同樣給你一千兩。都是一千兩,效果卻是天差地別,一個傾其所有,另一個分給你一部分,誰更看重你?!
他高高地抱起兒子,豪氣十足道:「皇阿瑪替你還。」
「不用,我長大了慢慢還。」胤祜搖頭拒絕,「我送出去的禮物,是我的心意,怎能讓皇阿瑪替我承擔。」
「父債子償,子債父償,你年紀小償還不起,皇阿瑪替你還也在情理當中。你的心意遠比銀子重要。」
胤祜有一丟丟的羞愧。
害,他真是個渣兒子!
給渣爹買禮物時,他還摳摳搜搜地心疼銀子,一轉頭渣爹還要替他還債,和渣爹一對比,他才是最渣的那個。
……
康熙財大氣粗地替兒子還了債,第二天還戴著手串出去顯擺了。
畢竟段位不同,康熙要顯擺絕不是三阿哥那種低階的炫耀,他是不經意地撩起袖子,將手串暴露於人前。
在場的除了曹寅,還有幾個當地官員。
能在官場混的誰沒有點眼力見?
一看康熙戴在腕上,又達不到貢品的品質,只能是意義非凡了。
江寧知府聞絃歌而知雅意,主動把話題拉到手串上,「皇上換了新手串?微臣昨日恍然瞧見皇上戴了串綠松石,是微臣記錯了,還是皇上換了新手串?」
「你問這手串啊?」康熙嘴角含著笑意,嘴上卻說著嫌棄的話:「朕的六阿哥送的,這小子年歲小,眼光不太行,掏空自己攢了幾年的壓歲錢,給朕淘了這南紅手串。」
「就這品質?還不夠資格進朕的私庫。」
「看在他一片孝心的份上,朕才勉為其難地戴個一兩天。」
如果他語氣裡的得意再少幾分,也許他們就信了。
在場之人誰都不是傻子。
真的勉強的話就不會戴出來了,更不會撩起袖子給他們看了,很顯然是想聽他們吹捧六阿哥孝順,他有個孝順兒子。
江寧知府最上道了,馬上就演上了。
用一種羨慕至極地語氣說:「皇上會教孩子,六阿哥小小年紀就一片孝心,願意為皇上掏空壓歲錢。微臣教子無方,家裡的不孝子成天想著從微臣口袋裡掏銀子,何時想過給微臣送半點東西?」
康熙搖頭嘆氣:「孝順的也就這一個,其餘的沒一個像樣,南巡隊伍剛出發,第二天他們就集體逃課了,回去就收拾他們。」
另一人應和道:「微臣家三個都是不孝子,成天惹是生非,氣得臣每天吃不下飯,只有要銀子的時候會裝個乖。」
幾人湊在一起大談育兒經。
當然了,主題還是捧康熙有個孝順兒子,畢竟他想聽啊。
為了捧康熙,還不惜昧著良心踩自己兒子一腳。
曹寅聽了冷汗直冒,當天夜裡又揪著曹夫人一頓訴苦。
「為夫找侍衛打聽過,六阿哥自小得皇上寵愛,比別的阿哥晚兩年進學,自他進學後上書房的規矩都能改。還成天遲到逃課,也不見受罰。若是早幾年出生,太子之位是誰坐還難講。」
曹夫人背過身不理他。
曹寅苦求道:「夫人,算為夫求你了,辛苦一下你再跑一趟。六阿哥氣不消,皇上就不會待見曹家。」
皇上對不滿,他連坐了兩天冷板凳,趁著南巡隊伍還在江寧,定要取得原諒。等他們走了,再想賠罪就難了。
「我去有何用?人家根本不見我!!」曹夫人咬死不去。
頓了下又道:「母親是皇上的乳孃,看在這層關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