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聲問。

一指勾魂哼了一聲,說:“劉某與艾神醫素不相識,聞名而已。據在下所知,那艾神醫醫道通神,但為人固執,做事一絲不苟,從不肯通融,看病分輕重緩急,誰想倚仗權勢欲享優先,決難如願。一生中不向權勢低頭,不怕來自各方的威脅。因此,他獲得不少人的敬重,也得罪了不少人。江湖朋友中,在他手中起死回生的人不知凡幾,但因找不到而客死淮安的人亦復不少,遷怒於他的人自然不在少數。十年前,劉某途經淮安,就親見衝州府來陽縣天柱山摩雲山莊莊主童成派來請神醫的人,說是有久病的人待救,請他定一趟湖廣。艾神醫堅決拒絕,說是此地病恩甚多,他不能將寶貴的時日浪費在旅途,要來人將病人帶到淮安診治,不然免談。來人自然不肯,當堂撒野擄人,幸而遇早年的一代豪俠西海游龍楊永治,打抱不平拔劍干預,方將摩雲山莊的人趕走。此後,聽說童莊主那位患病的人,是童莊主的愛女,在派去的人失望返莊的前一天魂歸地府了。這一來,不但童莊主恨死了艾神醫,也和四海游龍結下不解之仇,五年前中秋夜,兩人在武昌黃鶴狹路相逢,從樓下鬥至江邊,雙雙落水方了卻那場惡鬥,兩人都受了重傷。四海游龍在一年後,突然在江湖失蹤,也許與童莊主有關哩。就這件事看來,如果你是艾神醫的後人,最好不要到湖廣自投虎口,同時,在江湖儘量避免表明身份,以免麻煩。”

艾文慈沉浸在回憶中,十年前往事依稀,自難忘懷。他臉上神色凜然,頰面出現輕微的抽搐,久久方冷冷地問:“依前輩之見,那艾神醫是否錯了?”

“錯是不錯,但一樣米食百樣人,人的想法務是不同,而且世間不自私的人,為數太少,牽涉到己身的利害,就不管對方錯不錯了。”

“公道自在人心,前輩認為不錯,足矣夠矣!”

“你不是艾神醫的兒子吧?”

“在下已表明過了。”

“但你是福林村的人,姓艾,說不是艾神醫的後人,誰會相信?”

“信不信由你。”

“據在下所知,艾神醫有一個獨生子,叫人……叫碧哥兒………”

“在下叫文慈,文文慈。”

“不管你姓什名誰,與我無關。你既然姓艾,又是艾神醫的同村人氏,醫道想必不差,也許咱們這次找對人了,這就走。”

“前輩可否將病人的底細見告?”

“屆時自知。”一指勾魂敷衍地說,說聲走,領著眾人出門,徑奔村北。

三里地片刻即至,一指勾魂領先踏入樹林,急行半里地,已可隱約看到前面茅舍的形影,驀地從林口一聲長笑,躍出兩名青衣人,迎面攔住喝道:“姓劉的,這次你們不必來了。請擺駕回府吧。”

兩個青衣人皆年約四旬,生得好凶猛,深目,鉤鼻,高顴,凸腮,尖領,留了刺猖般的虯鬚,相貌相同,打扮一樣,各佩一把長劍,帶革囊,身材高大。

一指勾魂臉色一變,止步道:“我道是誰,原來是桃源雙兇柏家兄弟,難怪敢如些猖狂。怕老大,貴山主先後派了四批人前來,兄弟從未加以阻撓,這次派兩位前來,是不是有意攆兄弟走路?”

桃源,不是湖廣的姚原縣,而是饒州府的萬年縣(萬年縣建於正德七年)東門外東鄉的桃源。其實,應該叫桃源洞,叫來叫去,訛為姚源。

洞在東門外裡餘,兩山並峙,林木蓊蔚,土地肥沃,深澗十五里,極為壯觀。正德三年間,此地屬於幹縣地,知縣潘泰暴虐貪贓,苛政似虎,鄉民忍無可忍,共舉餘干七為首,揭竿而起殺官為寇,共聚姚源谷,官兵稱為姚源賊,後來訛稱桃源賊,該賊的聲威,幾與山東響馬齊名哩!

官兵進剿經年,耗費千萬,直至正德七年,餘干七方棄暗投明接受招撫,當即即割餘干的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