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進入戰鬥狀態!立刻迴轉,離開迴廊!&rdo;

梅林的指示並非因為膽怯,以他的立場而言,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iddot;他旗下的兵力為不足一萬六千艘艦艇,和阿泰兒軍相比,居於劣勢,更何況他一旦失敗的話,帝國本土完整的機動戰力就消失了。

當然他可以將在邊境和要地擔任警戒的戰力集合起來,總兵力可達十萬艘左右,但是這些部隊欠缺統一指揮的領導人物,附近的敵方部隊若出動狙擊,屆時將成為敵軍各個擊破的物件了!接著,對方即可直視在遙遠星海的彼方,帝國首都孤立的形影……

原本帝國軍的軍事優勢竟然是如此而已!長年以來深受危機感刺激的梅林,基於其個性、用兵思想及責任感,除了避免與敵軍陷入激戰,退兵至艾倫伯爾迴廊的帝國出口,重新佈署之外,別無他途。

阿泰兒達到目的後,遂急速回兵,轉而與向謝夫對峙&iddot;而向誒負待人根本無從得知梅林撤退之事,還一直以為阿泰兒的背後仍有我方軍隊&iddot;

&ldo;那是,如果梅林沒有採取退卻的行動,或是至少抵擋阿泰兒的攻勢兩天的話,後來的狀況也將全然改觀!我們就可以前後夾攻阿泰兒,將他封鎖在艾倫伯爾要塞周邊的狹小宙域中了,而且,當血祭騎士直搗要塞,胎兒情急之下必會折兵返回,屆時梅林只要從背後發動攻擊,就可以立下大功了呀!&rdo;

日後,猛將謝夫咬牙切齒地說道&iddot;就結果而言,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梅林格也提出了正確的主張&iddot;只是&ldo;文藝家將軍&rdo;並沒有大聲倡言&iddot;

&ldo;像阿泰兒這樣熟知戰爭情報及通訊之重要性的元帥,可說是別無他人了&iddot;我軍惟恐給予艾倫伯爾要塞探知我軍情報的機會,必須經由金三角維持通訊網路,當然,這樣便會產生時差。

阿泰兒料到這件事,利用我軍通訊網路所產生的時差,一方面籍著謀略,一方面籍著武力,規避了被敵軍夾擊的危機。

阿泰兒真正偉大的地方,不在於他預測的準確度,而在於他使帝國軍的行動或選擇,完全操縱在他預測的範圍內&iddot;也就是說,銀河帝國身經百戰的名將們,總是在他所預先設計好的舞臺上行動&iddot;&rdo;

他之所以如此抒發感懷,是因為阿泰兒已經無法為敵軍名將分配舞臺位置了&iddot;

在亞波羅的無禮回函之後,一封由另一個人所發出的通訊文到達暴跳如雷的謝夫手上,是四月二十七日之事,他沒有獨斷獨行地處理這件事,經過再三考慮後,決定與戰友海特一同商議&iddot;

亡命同盟的梅蘭茨將軍後悔以前所做的選擇,聲稱將投降皇帝,在敵營擔任內應‐‐‐‐聽到這件事,海特一句話便否定了情報的可信度:

&ldo;不值一談!這一定是陷阱&iddot;梅蘭茨雖是我軍的敵人,但他並不是會在這種節骨眼上變節的人!&rdo;

&ldo;是不是陷阱,用不著你來告訴我&iddot;我只是想知道這個陷阱的目的究竟是什麼?&rdo;

一定是想使帝國軍掉以輕心,再乘機發動偷襲,謝夫認為如此,海特也不得不承認這個說法有幾分道理。

因為,除此以外,別無他途可循了。只是令海特感到不解的是,這種膚淺的詭計會是阿泰兒或梅蘭茨想出來的嗎?謝夫提出一個看法:

&ldo;該不會是死間吧?&rdo;

梅蘭茨親自來帝國軍的陣營,使帝國軍鬆懈防備之心,阿泰兒艦隊再出奇不意發動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