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戰爭者和教唆戰爭者之間,這種極不合理的相互關係,自有文明以來,經歷了這些時代卻絲毫沒有改善。

可能古代的霸王那種挺身陣前,和士兵一起以己之身去迎接危險的行為還要比現代好些吧?這大概可說是教唆戰爭者的倫理性低落的證明瞭……。

&ldo;我相信此次的遠徵是我同盟開國以來的壯舉。能以幕僚的身份參加,這份軍人的榮譽是無可比擬的。&rdo;

這是最初的發言,語調中似乎缺少了點什麼,讓人聽著很不舒服,這個像拿著稿子在朗誦似的聲音是發自安德魯&iddot;白克準將。

雖是個二十六歲的青年,但看來卻比實際年齡要來得老,讓人覺得阿泰爾還比他年輕些。那缺乏血色的臉頰似乎太單薄了,眉目倒還清秀。只是那彷彿總想著要凌駕於他人之上的高傲眼神和扭曲的嘴唇,使人對他的印象更為灰暗。

雖說像阿泰爾這種與優等生表現無緣的人,看到這種秀才本來就會戴上一副偏見的眼鏡……。白克委婉地將軍部的壯舉-他自己所提案的作戰-以美麗的辭句自贊了一番之後,接著發言的是第十艦隊司令官霍爾中將。

霍爾中將是個筋骨壯健的中年年男子。一身健康的黑色面板,淺黑的雙眼散發出銳利的光芒。在同盟軍諸將軍當中,以同盟首屈一指的勇將之名而受到市民的擁護和愛戴。

&ldo;既然我們是軍人,只要有了前進的命令,不管是何處我們都要勇往直前。更何況是要直搗暴虐的波拿馬王朝的根據地,當然更是義不容辭了。但是,不用我多說,雄圖偉業並不等於輕率無謀。周詳的準備是不可或缺的,首先我想詢問,此次遠徵在戰略上的目的是什麼?&rdo;

&ldo;是侵入帝國領域內和敵方打一仗即可呢?或是要以武力佔據帝國內的一部份領地呢?是暫時的還是永久的?如果是永久的,是否要將佔領地要塞化呢?而如果是暫時的,是否意味著必須給予帝國軍致命的打擊,以迫使銀河帝國皇帝立下和平誓約之後歸還?作戰本身究竟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呢?……。&rdo;我想問這些問題。&rdo;

霍爾一就座,斂搏和羅波斯元帥彷彿在催促回覆似的一同將視線投向白克準將。

&ldo;只要以大軍長驅直進到帝國領域的內部深處,如此就可讓帝國的那些人為之膽寒了!&rdo;

這就是白克準將的回答。&rdo;之後怎麼樣?全軍撤退嗎?&rdo;&ldo;看情況而定,要保持高度的柔軟性,隨機應變。&rdo;

霍爾皺起眉頭表達了不滿之意。&rdo;能不能再說得具體一點?未免太抽象了。&rdo;

&ldo;簡單來講,就是先去了再說,對吧?&rdo;這帶有諷刺味道的聲音,使得白克的嘴唇扭曲得更厲害了。

說話的人是第五艦隊司令官比爾中將。和斂搏元帥、羅波斯元帥、格林希爾上將同為同盟軍中屈指可數的老將。

因為他不是軍官學校的畢業生,而是由士兵逐級晉升的,所以在階級上雖然比較低,但年齡和經驗卻比眾人均豐富得多。在用兵方面被評為已達精練的境界。

總算是有所顧慮,況且也不是正規的發言,白克就這樣採取了聽而不聞的態度。&rdo;還有什麼問題嗎?&rdo;他故意如此問道。

在一陣猶豫之後,阿泰爾要求發言。&rdo;請把入侵帝國的時機定在此時的理由告訴大家。&rdo;當然總不會說是為了選舉,阿泰爾這樣想。

&ldo;作戰是要把握時機的。&rdo;白克開始對阿泰爾以教訓般的口吻說明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