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稱為“興隋九老”。楊堅則封胞弟為衛王,鎮守望海登州。

楊爽功勳卓著,德高望重,卻又性情豪爽,向來最愛提拔後進。所以在朝廷上下極受敬重。當此危急存亡之際,憑他的功勳威望手段,確實是鎮住局面的不二人選。但若論武功,靠山王楊林雖然也算一流高手,卻也頂多只和宇文述、李淵等人差相彷彿。假若對上楊玄感,卻萬萬擋不住〖紫雷七擊〗一刀。更何況楊素心存逆謀多年,私底下卻也不知道已經網羅了多少高手死士為己所用,但靠楊爽一人,實在獨木難支,所以楊堅正在大感為難。恰好這時候楊昭回來大興,卻正好替楊堅解決了個大難題。將眼下形勢詳細告之以後,楊堅當場下旨,加封楊昭為河南道行臺尚書令,明日立即出發前往洛陽,務必要輔助楊爽鎮住場面,防範可能出現的一切變故。務求在最短時間內,遏止楊素這種瘋狂的刺殺行經。

大隋朝官制,乃以文武分治地方。一州地方,文官以刺史最高,武將則以行軍總管為首。河南道行臺尚書令則超脫於兩者之上,並非常設官員。當年大隋開國之初,楊堅曾經任命過楊廣擔任此職。後來楊廣被封為太子,此職即不復設。如今楊堅命令孫兒楊昭出任河南道行臺尚書令,隱隱之間,竟是已有了以身後事相托之意。縱使楊昭熟知“歷史”,知道自己這位皇祖父至少還要再過四年之後才駕崩,但楊廣暈迷不醒、摩訶葉六識盡斷不知何時才能出關,祖母獨孤皇后也染病臥床。大隋朝內外交困,風雨飄搖。卻教小王爺心中,如何能夠輕鬆得起來?

南蠻篇 第二百一十八章:刀槍劍爪四大天王

楊昭的正式封爵是河南王,按道理而言,洛陽正是他的封地。出任這河南道行臺尚書令,倒也理所當然。其實按照大隋律法,宗室受封后都必須赴封地就藩,非奉詔不得擅自離開封地進京。不過楊昭才十七歲,又是太子嫡長,身份與別不同,再加上受封之後又接二連三出了幾件大事,所以至今都沒有就封,甚至也沒有人提出應該讓河南王離開大興,儘早就封。

這次楊素的瘋狂反撲,其手段委實過於駭人聽聞。而當日楊玄感覺醒前世西楚霸王的記憶與武功時,楊堅也在現場,至今思之,心下亦尤有餘悸。他深知要穩住局面,將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重新穩穩掌握於朝廷手上,以衛王楊爽之大才,可謂是三隻手指捏螺螄——十拿九穩。但要抗衡楊素手下那群死士刺客,甚至楊玄感本人,則除去楊昭以外,再沒有其他外姓人可以信任。故此才作出任命嫡長孫為河南道行臺尚書令的決定。一來是此事非他不可,二來楊堅也希望這名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孫兒能夠在地方上歷練一下,熟習各種行政事務——那是有心栽培了。

要知道之前楊昭以左衛大將軍的身份,參與入蜀平定蜀王楊秀的叛亂,也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尤其九寨溝以三百銳士抗擊吐蕃三萬雄兵,歷七日七夜而不敗,更令他在大隋軍方系統中聲名鵲起。薛世雄、來護兒、楊義臣、魚懼羅、衛玄、周法尚、王仁恭、馮孝慈、吐萬緒等等大隋軍方的功臣宿將,都對小王爺讚不絕口。如今小王爺唯一還欠缺的,就是處理地方行政事務的經驗。由此可見,楊堅行事目光長遠,決不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治腳地只想著讓嫡孫解決眼前問題那麼簡單。

祖父的這番心思,楊昭也並非全然地想不到。但始終沒怎麼往心裡去。此時此刻,他心中疑竇重重,全副精神都放到了到達洛陽之後,究竟要怎麼樣才能如何應付洛陽的險惡局面之上。那卻不是簡單憑藉武功修為高明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小王爺始終是欠缺經驗,一時間竟頗感無從著手。想來想去,還是決定回王府去請教李靖方為上策。這位義兄文武雙全,是一等一的大才。兼且之前又擔任過縣令,對處理地方庶務頗有心得,應該會有辦法才是。

楊昭策騎沉思,口中不發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