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而不是‘基礎培訓班’。

但這段時間以來,由蘇涼帶領的這些魔鬼困難度版本的基礎訓練,才更加深刻地讓花滑隊的眾人認識到,自己在基礎滑行上和真正優秀的滑行選手究竟還有多大的區別存在。

“誒,說起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覺得,反正我最近幾天覺得,我在跳躍的時候比過去要更輕鬆了,還有我之前節目裡的一套步伐,感覺現在滑起來也更輕鬆了一點。”

“呃,其實我也是。”

“我也……?”

花滑隊裡,不少隊員面面相覷,然後再度在心裡感激起了來自隔壁短道速滑隊的那個14歲的‘兼職顧問’來了。

花滑隊的隊員們開始逐漸吃到了基礎訓練所帶來的好處,短道速滑隊這裡,在此前邀請練習賽結束之後的覆盤討論中,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在從哈市回來之前,林國斌就讓人把黑省體育臺那兒錄製好的賽事影片給複製了回來,回到國家隊第二天,他就召集了隊內的教練組成員一同進行了首輪的賽事覆盤,不僅是國家隊的教練組成員,他把當時參賽的選手也都叫到了會議室裡,一起重新回顧了他們比賽的場景。

安靜的短道速滑隊會議室裡,十多個教練對著四十寸的電視螢幕,一點一點地在回顧當時邀請賽中的每一個細節。

“怎麼樣,你們有什麼看法?”

在預賽決賽的影片都依次第一輪播放完畢之後,林國斌轉向在場的教練組成員,讓在場的眾人一起說說自己的想法。

“南韓選手的滑行姿態應該比過去又更降低了?”

“這種姿態降低,感覺並不適用於所有選手吧?每個選手的平衡能力不同,它可以適用於單個選手,但是南韓整體向這個滑行方式靠攏,是不是不太合理?”

“不說別的,南韓的這些選手基本功是真的紮實,看他們的滑行用刃,左右腳內外刃都沒有明記顯的弱點,在滑行用刃上的紮實基礎讓他們在冰面上能夠更加自如地加速變速……”

“不止是這樣,基礎能力的紮實,讓他們在滑行路線上也有了更多選擇——總的來說,滑行姿態低降低風阻、全面滑行能力強增強了路線控制和選擇,另外就是南韓的傳統優勢,耐力素質出眾。”

會議室裡,眾位教練你一言我一語的,把南韓的技術優勢又重新梳理了一遍。

但說完之後,教練組的所有人面面相覷——南韓的這些技術,說來說去,終究還是那老三樣,就是基於短道速滑的基本滑行要求,只不過南韓把這些基本要求算是做到了極致。

可這樣做其實也有一個很大的難題存在。

“林指導,南韓的訓練方式我們也知道一點,但是他們的訓練負荷量,未免也太大了一點,這對選手的長期職業發展,其實不太友好。”

是了,南韓在短道速滑專案上的訓練,一向以高負荷著稱,每天都有高強度的訓練,透過高強度的反覆練習,自然而然地讓南韓選手有了紮實的滑行基礎,包括他們在1500米專案上的超強耐力,也有一部分取決於此。

南韓那種強度的訓練負荷,當然有利於選手實力的短期快速提升,但是這種強度水平的訓練,也同樣令南韓選手的身體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極容易崩潰。

與此同時,南韓的優勢也在於他們的短道速滑確實是世界頂級的水準,國內的備選運動員基數龐大,這讓他們在有前一代選手倒下時,隨時都能夠有新的梯隊後備成員頂上。

這種割韭菜式的訓練和成長方式,讓南韓的短道速滑專案選手之間競爭激烈,甚至時不時地有負面新聞傳出,但同樣地也讓南韓的短道速滑確實長時間地能夠處在世界領先實力。

華國的國家隊裡,當然不可能採用南韓的那種訓練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