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坐在帥椅上的吳世恭是相當為難。他即不願意欺騙陳德,但也不願意擅自改變自己的作戰計劃。於是只能向親兵們做了個手勢,先阻止住陳德他們的“自殘”行為。
“少將軍莫急。一知開封城有急,本官就提兵來到了豫中。可陝匪狡詐,恐陷入埋伏,所以本官用兵也就萬分小心。可不知開封城竟然缺糧如此。本官現也心急如焚。這樣吧!先把少將軍扶下去療傷,等本官拿出了方略再告知於你。你意下如何?”吳世恭關切地說道。
“那多謝將軍了。望將軍快快出兵!快快出兵!”
等到陳德被扶了出去,吳世恭就拿著手上的鉛筆不斷地敲擊著大案,大帳內的軍官們都保持著安靜,他們都知道吳世恭又陷入到沉思中去了。
在原先的計劃中。汝寧軍並不會去管開封城和黑雲軍的死活。畢竟最壞的結果就是,這兩支官軍都被農民軍給消滅。可開封城內幾十萬百姓總不會有性命之憂。
可是現在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當吳世恭得知開封城內的官員準備掘開黃河堤壩。要與農民軍來個同歸於盡以後,吳世恭就完全不能再淡定下去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百姓的性命,就在吳世恭的一念之間,這讓他感到肩膀上彷彿有著千鈞擔。
說實話,在戰前,汝寧軍根本沒考慮過官軍或者農民軍掘開黃河堤壩的可能性。因為這做法簡直就是太瘋狂了。完全摧毀了開封城不說,而且將會在豫北產生一片極為廣大的黃泛區,使得更多的百姓流離失所,更不用說光是洪水就能造成百萬以上的傷亡和無家可歸了。
可是吳世恭不知道。在原先那個時空的歷史上,這樣瘋狂的事確實發生了。當時,開封守軍被李、羅聯軍已經圍困了四個月,他們是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最後終於想出了這條絕戶計,要掘開黃河大堤水淹農民軍。
於是在高名衡的命令下,開封府推官黃澎和巡按御史嚴京雲組織人力挖掘朱家寨口大堤。而農民軍得知此訊息以後,立刻移營高阜,反過來也派人挖掘馬家口大堤以灌開封守軍。農民軍也是索性把事搞搞大。
當時秋高水急,洶湧的黃河水決堤而出,整個開封城全被淹沒,城內外居民淹死無數,農民軍也有一萬餘人在洪水中遇難。而在開封城中,也只有高明衡等一批高官和周王的家眷乘船逃生。
在此次**中,淹死和死於水災後疾病的總人數超過了百萬,大批土地被毀,財產損失簡直是難以統計。直到幾十年後,被毀的開封城和黃泛區內的農田才最終重建完成,這場事件也是明末的一場大浩劫。
而在那個時空中,開封城的淹沒也使得大明朝廷失去了中原地區的一個重要據點,從此以後,農民軍就完全佔據了中原戰局的主動地位,直至大明王朝被順軍推翻。
當然,從短時間來看,開封城的被毀也讓李、羅聯軍失去了城中大量的繳獲,更失去了大量兵源的補充。尤其是“定都”問題,李、羅聯軍不得不放棄開封,而南下湖廣去佔領襄陽了。所以說,也確實推延了農民軍發動總攻的時間。
因此,這次決堤事件的結果就是個兩敗俱傷。
另外提一句:在事後,朝中雖有一些官員上疏,要求追查開封城守官員自行決堤淹城的責任,可崇禎皇帝卻認為,他們在農民軍三次進攻開封時始終抵抗到底,表現了忠貞的氣節,因此不僅不予處罰,反而念其勞苦,對高名衡他們獎勵有加。
雖然現在的吳世恭並不知道這段歷史,但他預感到了這場大災難。現在如果要拯救開封的幾十萬百姓,汝寧軍將不得不改變計劃,改相持消耗為急攻救援。換句話來說,就是以汝寧軍兵丁的生命來換取開封城幾十萬百姓的生命。
而且這還會打亂汝寧軍整盤戰略部署。在與李、羅聯軍的戰鬥中將會出現相當多的變數,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