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部長承受了極大的壓力,也難怪現在聽到打了勝仗,尤其是同英國印度洋艦隊交手的勝仗,他會抑制不住興奮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巨靈神小隊
盯著瞄準鏡裡戴著棉帽的俄國士兵腦袋,幾乎埋在雪裡的杜衛國輕輕釦動扳機,俄國人哼也未哼,半截身子就栽倒在教堂的窗戶上。
然後,槍聲大作,東正教堂裡頑抗的俄國士兵、游擊隊員大約有二三十號人,不時響起的慘叫聲和越發稀疏的槍聲昭示著這支被中國步兵包圍的武裝在迅速減員。
這裡是弗拉基米爾省的一個小鎮, 距離莫斯科雖然不遠,但在中國軍隊對莫斯科形成包圍之勢後,這裡已經成為中國軍隊的後方,弗拉基米爾被打散的俄國士兵極多,他們自發組織起來,與民間武裝組成一個個游擊隊,騷擾中國軍隊的運輸線、炸燬鐵路、切斷電報電話線,弗拉基米爾地區是俄國被佔領區反抗最為激烈的省份。
杜衛國所在的皇家巨靈神步兵旅從入春起的主要任務便是利用其快速的機動能力,圍剿弗拉基米爾省的俄人反抗力量。
皇家巨靈神步兵旅前身為正黃旗旅,隨著帝國前清色彩漸漸消褪,在十年前正黃旗步兵旅更為現名,沒有用龍驤、驃騎等等番號,又預示著東方之文明,正逐漸進入一個承前啟後的嶄新時代。
帝國的幾支步兵旅,實則都是最為精銳的獨立師,旅指揮使的地位也不過稍遜於集團軍司令,甚至可與其平起平坐。
如巨靈神步兵旅,便是機槍架設到班且配備卡車的快速機動部隊。
現今帝國境內已經開春時節,雖然俄國北方仍是冰天雪地,但氣溫漸暖,汽車水箱發動機只要維護得當便無損壞之虞,弗拉基米爾地區積雪更在漸漸融化,加之弗拉基米爾地區有俄國人本來為了“死亡防線”調兵方便修建的四通八達的公路,是以在烏拉爾西部地區蟄伏了整個冬天的步兵旅再次被調派至前線。
俄國境內的煉油廠不多,但在弗拉基米爾省會城市恰巧有一家且未遭到破壞,巨靈神步兵旅便以弗拉基米爾城為中心,開始掃蕩四周的反抗力量,戰果最為豐碩的則是直屬旅部配備卡車的四個偵察連(卡車輕步兵連)。
杜衛國便是第三偵察連最為出色的狙擊手,也是三連的副連長,實則整個第三連的建制,配備輕重機槍的火力排除外,其餘每個步兵班都有一名狙擊手,通常由副班長擔任。
偵察連的戰鬥力在巨靈神步兵旅各個步兵連中也最為強悍。
所以這場戰鬥也很快結束,輔助偵察連匆匆從附近縣城趕來的東俄國民軍士兵開始清掃戰場,從東正教堂中將一具具血淋淋屍體抬出來,教堂的臺階也很快被鮮血染紅。
按照帝國與烏拉爾公國簽訂的密約,帝國幫助烏拉爾公國恢復對烏拉爾山西部地區數個省份的統治,弗拉基米爾省地區以西以北的土地,則歸屬彼得斯科公國,實際戰事剛起,彼得斯科公國已經被俄國所滅,芬蘭趁機宣佈獨立,同時對兩個陣營的戰爭採取中立立場,彼得斯科政府流亡到了柏林。
帝國與烏拉爾公國的協議,在最後的附粘條款中註明,該條約只是兩國本著善良的意願所簽訂,俄羅斯地區人民之命運最終還要遵循戰後簽訂之種種協定。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場戰爭發展到最後會是怎樣的局勢。
不過現今帝國在佔領區的政權,都由東俄人籌建,這對於佔領區的俄國民眾情緒多少有緩和之作用,略略淡化了中國侵略者的身份,一些早就羨慕東俄人生活的西俄人,更是積極的參與其中,宣傳中國這場為了東西俄統一而進行的“正義之戰”。
但是大多數西俄人,又怎會相信這種鬼話?看看在東俄士兵刺刀下被召集到了教堂前的這些俄國村民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們對東俄士兵和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