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這兩處大英帝國最核心的區域服役,但近年中國崛起,“阿基里斯”號遂被編入了印度艦隊。

參謀長匆匆進入休息室找到正淺酌的艦長同時也是印度洋艦隊司令詹姆斯?何伯爵士。

詹姆斯?何伯有個外號叫“好鬥的吉米”,曾經與太平天國有過親密的接觸,而且他有個怪癖,就算進了港口,他也更喜歡逗留在自己的艦船上而不是上岸狂歡。

參謀長一腦門怒火的講述中國人的挑釁,大聲道:“將軍閣下,中國人是在露骨的蔑視大英帝國的利益,就在十幾海里外,也並沒有事先向我們發出警告,就開始了對俄國艦隊的攻擊!”

“好鬥的吉米”卻表現的極為冷靜,慢慢放下酒杯,道:“傳令!水手緊急集合登船。”

參謀官轉身興沖沖而去,看著他的背影,何伯不由得搖了搖頭,年紀大了,眼前的世界,和這些血氣方剛年青軍官看到的世界就截然不同。

中國人,不知不覺間,已經有能力挑戰帝國在印度洋的利益,只是這些年青的軍官不願意承認而已。

萬噸級重艦又如何?勇士號建成還不到十年,在海軍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今已經顯得極為落伍,已經淪落到編為預備役的境地甚至很可能再過幾年便被從海軍中除籍。

排水量9100噸的勇士級戰列艦黑王子號幾乎要面臨和勇士號同樣的遭遇。

中國人卻是厚積薄發,根據情報,中國人已經建成了流體力學船模試驗水池,從詞義大體上能分析出其實驗室的性質,但作為中華帝國的秘密軍事試驗場,卻從來沒有外國人親眼目睹過到底這個水池是怎生模樣。

但看著中國人雄心勃勃的在打造的萬噸級戰列艦,看著他近年噼裡啪啦下水的各種型號的鐵甲艦, 不難想象中國人的工業建設能力和軍工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

承認其為列強俱樂部之一員,接納其進入大英帝國主導的世界秩序體系才是最穩妥的作法,愈是打壓,反彈愈強,馬六甲海峽,可以任由中國船隻透過,而其愈是依賴馬六甲海峽,實則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就等於掐住其咽喉,反而更容易控制這個崛起中的強國,如果一味的想將其圈禁在某個特定的區域,只會引發激烈的對抗。

不過,還是祈禱俄國人能給中國人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吧!

何伯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

林加群島左近海域,中國皇家海軍南洋艦隊與部分中國海艦隊艦隻蜂擁而至,與俄國艦隊展開了激烈的炮戰。

中國海軍編為中國海艦隊和南洋艦隊兩支,數年下來,除了數艘鐵甲艦編為預備役亦或訓練艦之外,兩大艦隊擁有的鐵甲艦數量已經超過了三十艘。

參加林家群島海戰的艦隻除了北上配合東部戰區消滅俄遠東殘餘海軍力量的中國海分艦隊,其餘艦隻可以說傾巢出動。

南洋艦隊提督、攝政王號艦長、海軍中將李成謀是此次戰役的指揮官。

站在艦橋指揮室中,李成謀下著一道道命令,面對俄國人,他總是會想起當年因為自己的疏忽而犧牲計程車兵,每次想起他們唱著軍歌在海水中慢慢沉沒的畫面,李成謀心裡就陣陣刺痛,這根刺,他知道,一輩子也不會磨滅。

參加林加群島海戰的中國海軍艦隻為“攝政王”號、攝政王級的“金星”號、蓬萊號、迪化號、柳州號、奉天號、吉安號等等共計二十一艘鐵甲艦,編成兩個編隊對剛剛透過馬六甲海峽的俄國艦隊左右夾擊。

當布塔科夫上將見到中國人艦隊靈活快速的結陣,心下就是一沉,這是一支極為訓練有素的海軍力量,與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

震天炮聲中,海濤聲變得細不可聞,金星號在濺起的水柱中穿行,大小口徑的炮口,都有如臂指,齊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