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我的罵,是笑裡帶罵。我很少罵主持人,只是因為他情緒化特重。當時他和李霞做主持的時候,一天要做七期節目,一開始情緒特別高漲,到兩三期後就低落了。主持活動時,人多的時候就會很熱情,人少了就蔫了。所以我要求他不要情緒化,要職業化。人多人少你都要放開表達。”

“吳瓚現在做什麼?”

“留學英國了。我當時跟他說,‘如果我是你父親,就會讓你讀書去。娛樂圈不知道對你是幸還是不幸?’當時我要求他一年後去國外上大學。

“我培養的主持人,吳瑕去了美國,吳瓚去了英國。透過這幾屆主持人大賽,我的經驗是,主持人不是比賽出來的,主持人是透過欄目培訓出來的。”

“但是可以透過大賽發現人才?”

“大賽是一個契機,可以增加一個被關注的機會。但是真正的主持人是透過欄目培養的,在節目裡給予他要求,給予他鍛鍊。”

“你培養的主持人的風格是什麼?”

“我對每個主持人都有不同的要求。李霞是‘要自信化,不要機械化’;張崢是‘要激情化,不要平穩化’;王翰濤是‘要自然化,不要表演化’;吳瓚是‘要職業化,不要情緒化’。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來要求,各人都不一樣。”

“這群人和央視的主持人不一樣在哪個地方?”

“自然、隨意、本色、親和。”

“他們能夠脫穎而出,和中國大時代也有密切的關係吧?”

“有。當時中國的大時代正在走向開放,只不過很多人不會操作。我特別能夠跟這個時代對接,我自己可能不是很明確,但是潛意識我知道這個東西是能接受的,是這個時代缺的東西,我去填補了。”

“李霞屬於第一代時尚節目主持人?”

“她是時尚的代表人物。”

“什麼是時尚呢?”

“時尚就是越土的東西和越新的東西相結合。‘土’代表了一種深度、一種文化;‘新’代表了一種現實、一種超前,這兩者結合起來,是傳統和現代的碰撞,就是時尚。”

四十八 MTV歌手比賽制造平民夢想

“MTV歌手大賽也是每年一次嗎?”

“對。我們第一年的MTV大賽是和新索唱片合作的。我記得第一天預賽的時候,我在現場覺得,今年的選手質量很好啊,其中有一對組合劉吉寧、陳剛,非常好。

“預賽我聽了三天,聽得我暈頭轉向,因為選手水平參差不齊。儘管我們不收報名費,但是報了名我們得讓他們好好表現嘛,這是對選手的一種尊重。最後劉吉寧、陳剛一路過關斬將,得了一等獎。

“後來劉吉寧、陳剛跟新索簽約了。開始新索唱片跟他們只簽單曲不籤專輯,我告訴他們,要籤就籤專輯,如果這種條件就不籤。最後簽了,但三年發了一張專輯,取名‘大地樂團’,也沒有好好推。這是我本來很看好的一個組合。”

“MTV對中國本土音樂的最好的表現方式,就是舉辦這個歌手大賽?”

“不是。歌手大賽更大的是一種商業操作,對音樂的推動沒有什麼直接的幫助。因為不可能有資金去幫新人做唱片,MTV擁有的只是宣傳陣地。歌手出了專輯才能幫他們推。所以我一直在為MTV做的,除了推廣歐美、港臺的音樂以外,還推廣本土的作品。平臺才是推新人的一個途徑。”

“能進入你的視野的一個前提,是職業化的音樂人嗎?”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阿爾卑斯山區的第一場雪(4)

“對,職業歌手。衡量一個人是否是職業歌手,就看他是否出了唱片,唱片是一個基本的要求。歌手能否進入頒獎的範圍,也看他有沒有出過唱片,這是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