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的學問大長,名聲也大振,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文帝發現了這個人才,便任命他做太子府的官員。先是做太子舍人,以後做門大夫,最後做到太子家令。太子家令的級別是秩八百石,可以算是“中層幹部”了。
家令雖然比不上太子太師、太子太傅或太子太保,晁錯對後來的景帝影響卻很大。此公“學貫儒法”,口才又好,經常在太子面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太子便對他“有點崇拜”(以其善辯得幸太子),太子的家人也都稱他為“智囊”。“智囊”這個詞,最早是用在秦惠王的弟弟樗裡子的身上。樗裡子這個人,大約是足智多謀的,故“秦人號曰智囊”,並有“力則任鄙,智則樗裡”的諺語。可見“智囊”是一個很高的評價(顏師古的解釋是“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顯然,晁錯也是個有才華的人。
晁錯還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他和同時代的賈誼(二人均誕生於公元前200年),堪稱西漢初年最有頭腦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論守邊疏》、《論貴粟疏》和賈誼的《治安策》、《過秦論》,也都被譽為“西漢鴻文”。一個人有了思想,就總想表達出來。如果這思想是關乎政治的,則還會希望實行。所以,晁錯在太子府的時候,便屢屢上書言事,對時政發表意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言守邊備塞,勸農力本,當世急務二事”。這篇疏文在收入《漢書》時,被分成兩個部分。言“守邊備塞”的那一部分(即《論守邊疏》)收入《晁錯傳》,言“勸農力本”的那一部分(即《論貴粟疏》)收入《食貨志》。我們現在讀這些文章,仍然能感覺到晁錯是很了不起的。 。 想看書來
四 晁錯其人(2)
就說“言守邊備塞”。所謂“守邊”,其實也就是防禦匈奴。作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一向是“中國”的大患。用晁錯的話說,就是“漢興以來,胡虜數入邊地,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這實在讓人惱火。所以晁錯也是主張對匈奴用兵的,還比較了匈奴與“中國”的長短優劣,得出“匈奴之長技三,中國之長技五”的結論。這裡要說明一下,就是當時所謂“中國”,和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國”,並不是同一個概念。當時的“中國”,是“中央之國”的意思。古人認為,天下五方,東西南北中。中央居住華夏民族,四方居住其他民族。其中,住在東方的叫做“夷”,住在南方的叫做“蠻”,住在西方的叫做“戎”,住在北方的叫做“狄”。華夏民族既然住在中央,當然是“中國”。“中國”之“長技”既然多於匈奴,當然可以戰而勝之。因此,晁錯主張,用“以一擊十之術”,“興數十萬之眾,以誅數萬之匈奴”。
對於這個“紙上談兵”的建議,文帝表示嘉許,但並未當真採納。於是晁錯又提出新的建議,這就是《論守邊疏》的內容。
晁錯認為,秦代的戍邊失敗,在於決策有誤;匈奴的難以對付,在於流動不居。秦有什麼錯誤呢?第一個錯誤,是動機不純。秦始皇的目的,不是為了保衛邊疆救助人民(非以衛邊地而救民死也),而是為了滿足貪慾擴大地盤(貪戾而欲廣大也),結果“功未立而天下亂”。第二個錯誤,是方法不對。秦王朝的辦法,是調遣內地軍民輪流戍邊。內地軍民千里迢迢趕到邊疆,既不熟悉情況,又不服水土,結果是作戰則被人俘虜(戰則為人擒),駐守則自取滅亡(屯則卒積死),到了邊疆的死在邊疆(戍者死於邊),走在路上的倒在路上(輸者僨於道),不過徒然地勞民傷財而已。第三個錯誤,是政策不好。晁錯認為,但凡軍民人等甘願堅守戰鬥到死也不投降敗退(凡民守戰至死而不降北者),都是有原因的(以計為之也):要麼是因為“戰勝守固”能獲得封賞,要麼是因為“攻城屠邑”能掠得財物,這才赴湯蹈火視死如歸(蒙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可是,秦代的戍卒只有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