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
在洛瓦港海域,蛟龍軍團大發神威,殲滅了沙漠帝國海軍主力。誰料想,這個一開盤就贏得的巨大優勢反倒成了神聖同盟的巨大包袱,令他們忽視了艾哈邁德手裡擁有的艦隻、人力優勢,以及帝國元帥易卜拉辛對海軍的組織籌建能力,最終在香濃港海戰中被敵方的數量優勢壓倒,整個艦隊基本玩完。而海上的敗局又牽動了陸地戰場,把數十萬遠征軍送入極其危險的境地。
丹西原本將出徵半島定位為一場區域性戰爭,利用中部大陸的宗教情緒,鯨吞一塊富饒的資源基地,然而沙漠帝國手裡擁有的資源優勢以及艾哈邁德等人對資源的超強整合利用能力,使得這場宗教戰爭很可能演變為一場消耗巨大的總體戰!
現在,這種苗頭已經顯露出來,越來越多的兵力將陷身戰場,最後無法自拔!
如今的形勢下,不得不派兵增援,但又不能因此動搖本國境內的防衛能力,引來覬覦者入侵本土。到哪去尋找這樣的軍隊呢?
安多里爾緩步沉思。
整個國家的政治體制尚處於不斷變化的摸索階段,以至圖克拉祖有“政治恐龍”之譏,但猛虎自治領的軍制卻在這些年的長期征戰中逐漸醞釀成型。
自治領總共分為五大作戰序列:
第一作戰序列為猛虎軍團。這是絕對主力,由丹西親自出任軍團長,以後這也變成猛虎帝國的一條慣例,歷代帝王都兼任此職。儘管有的帝王喜歡和平,厭惡戰爭,有的帝王經常派副職代行出征,但丹西要讓自己的後輩明白,他們今天的地位源自何處,來於何方,要在整個帝國文化中鐫刻進剛毅、雄健的尚武精神!
因帝王親任軍職,猛虎軍團的軍官地位也較一般部隊要高,常務副職往往就等於全國的最高軍事總長。而且,與一般的禁衛軍、御林軍不同,猛虎軍團不是防禦京師的衛戍部隊,而是攻擊型的征伐部隊,從南到北,從東往西,幾乎所有的戰爭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這次的宗教戰爭也是如此。
第二作戰序列為中央軍團、閃特軍團、草原軍團等地方守備軍。這類似於軍區制,地域特徵明顯,形成幾大防禦軍區。這些部隊屬於正規軍編制,主要任務是防禦轄區,同時也參加與本轄區相關的區域性戰爭。隨著國土的延伸擴張,邊防軍區的實力一直保持相對穩定,可一旦四境不再與外國相鄰,變為內地軍區,則兵力會被大量地裁減或調往他處,由巡警部隊接手地方治安工作。
第三作戰序列為自由軍團。這是一支潛力巨大的半常備部隊,在帝國的擴張過程中,它更超越各軍區守備部隊,成為僅次於猛虎軍團的一支強大武裝力量。
根據權利約書,自由軍團分為五種動員狀態。
和平狀態。除軍團總部常年設立,民眾每年進行農閒冬訓之外,所有成員返家務農,從事生產活動。
普通戰備狀態。徵兵人數在五萬以下,適應小型出境征討或者區域性邊界衝突的需要。
積極戰備狀態。徵兵人數在五至十萬之間,滿足大中型征伐作戰的需要。
嚴重戰備狀態。徵兵人數超過十萬,最高可達數十萬之多。全面向外侵略,或者面臨強大敵人的入侵時,國家根據需要確定徵兵數量,與敵對勢力進行劇烈殘忍的總體戰。
終極戰備狀態。徵兵人數無上限,全民上陣,舉國皆兵,凡是拿得動武器的人,無論男女老幼,盡皆參戰。也就是說,倘若入侵中央郡,你必須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把該地區幾乎全部人口計算在內,悉數當作敵兵來對待。對於進行這種動員,自治領向來比較謹慎,只有國家處於生死存亡之際,才會下詔進入終極戰備狀態。
第四作戰序列為各僕從國、藩屬國的部隊。
從目前的幾個藩屬國來看,熊族、胡瑪和蒂奇斯,都屬於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