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的話也說完了,大家投票吧!”丹西揮手道:“命運掌握在你們自己手中!”

在唱票聲中,丹西也大踏步地離開了……

利用沙漠帝國的軍事威脅,丹西和狄龍借勢壓人,逼迫兩盟半島各城代表不得不讓步,拱手向兩位走廊霸主奉送部分主權。

對這兩位貪婪的聖徒來說,既然從半島各城攫取了足夠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那麼異教大軍的利用價值已然消失,下一步的任務就是消除來自沙漠帝國的軍事威脅,最終兌現已經談妥的各項利益。

當然,想完成這個任務,可絕不容易。

雖然丹西和狄龍聯手,足以讓任何人驚悚動容,但艾哈邁德和休倫這一橫掃整個黑大陸的無敵組合,只怕比兩個後起之秀要更為老辣狠毒。無論是比較軍事實力還是作戰經驗,老一輩的人物都要略佔優勢,稍勝一籌。

離開市政大廳之後,丹西、狄龍、李維、凱魯、別亞、查理、利祖等人就馬上趕往城防指揮總部,共同討論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神聖戰爭。

城防指揮總部設於原擒龍傭兵團,現半島軍團總部駐地,由半島軍團負責警戒防禦。駐地中心的機密軍議大廳,則是由丹西和狄龍的親兵們共同把守,嚴禁閒雜人等入內。與會者皆是軍界將領,半島政客、議員全都被拒之門外,謝絕參加。

這麼做,自然是吸取了陸埃達亞洩漏天機,致使兩盟之戰中海港同盟初期連續慘敗的教訓,以保證軍事計劃的絕密性。

但從更高的層面上說,丹西和狄龍做此防範之舉,卻無意中契合了一個更具普遍意義的真理:和平時期,發展經濟,壯大實力,民主更有活力,而在戰時,調兵遣將,攻城略地,專制更有效率。

“本次戰役,預計將在海上和陸地兩處戰場同時開打。”

狄龍用細長的指揮棒點著牆上那幅巨大的戰區地圖,向神聖同盟的將領們解釋自己的兵力部署計劃和作戰思路。

丹西剛剛抵達,而狄龍已來了半個多月時間,對戰場局勢瞭解得更加清楚,故而軍事會議由他主持。

“東部的海面上,查理的鐵甲艦隊與易卜拉辛的混編艦隊,隔著港灣口對峙。如果兩方都不願讓步,堅持要在對本軍有利的戰場作戰,那麼僵持的局面還會繼續下去。”

“陸地戰場大致為從西北角到東南角的一條對角線,共有三處屏障,兩個豁口。”

狄龍的指揮棒斜斜地在牆面的地圖上滑動。

“西北角為哈撒爾森林,離洛瓦城三十公里,這是第一道自然屏障。領主小時候曾在哈撒爾森林打過獵,應該清楚,那裡樹木繁茂,藤蔓如牆,大部隊是無法通行的。目前該地區尚未發現大股敵軍活動的跡象,故而我軍也只佈置了少量斥候和遊騎分隊進行警戒。”

“再往東南方向是一片寬約八公里的草地,地勢平坦,幅面遼闊,適合於騎兵衝擊,適合於大兵團作戰。這是第一個豁口,也是我軍的右翼戰場。艾哈邁德親自率領五萬駱駝兵、十五萬騎兵和十萬步兵在此屯營。”

“接下來是圓冢丘陵,作戰正面的寬度約為五公里左右,目前掌握在我軍的手上。這是陸地戰場的第二道屏障,也將是我軍的中央戰場。圓冢丘陵雖然平緩,地勢也不險要,但意義卻相當重大。它是整個戰場的中樞與結合部,控制了此處,既能實施中央突破,也能協助在兩翼豁口作戰的友軍進行夾擊。敵人在丘陵之前佈置了八萬步兵和十萬偽軍,由何賽因元帥統領。”

“再往東南是第二個豁口,一片寬僅一公里的沙灘,其東邊瀕臨大海,西北緊靠圓冢丘陵,距洛瓦城十五公里。奧圖曼率領五萬騎兵和七萬步兵於此紮寨。”

“顯然,敵人把作戰的重心擺在西北一翼的豁口處,希望從那裡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