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頁(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傳的胡血,對寧搖碧大發雷霆,連紀陽長公主都阻攔不住。看來自己這公公即使對婆婆沒有太多戀慕,到底是尊敬著申驪歌的‐‐恐怕是尊敬申驪歌的能力更勝於她的正妻身份。
想了想就對寧搖碧道,&ldo;這麼說來十四姑過來沒有常嬤嬤說的那麼簡單?&rdo;
寧搖碧笑著道:&ldo;誰知道呢?不過為了穩妥些,明兒個打發人把李延景和謝氏那裡都留意上好了。她一個郡主,周太妃還在,怎麼會少了琵琶?要說示好,秦王府可不會做的這麼明顯……多半是話裡有話。&rdo;
&ldo;李延景和謝阿姐……&rdo;卓昭節點頭道,&ldo;我自會留意起來。不過,說到李延景,我想到當年的事兒到底有點奇怪。&rdo;
寧搖碧問:&ldo;什麼?&rdo;
&ldo;當初我偷聽到李延景和我那三表哥的未婚妻孟小娘子說話,道是他在長安時受了我一個長輩託付,擬打算到江南去就收了我為徒。&rdo;卓昭節沉吟著道,&ldo;但在見到我之前反而先收了孟小娘子,之後見了我一面,沒說兩句話就嫌棄我不好……到了長安後,我有次和大姑姑提起來才曉得李延景所言的長輩根本不是我之前想的父親或母親,倒是大姑姑。&rdo;
寧搖碧凝神聽著,道:&ldo;然後呢?&rdo;
&ldo;然後我聽大姑姑的語氣,之前也不是大姑姑特別託付了他的。而是他教著溫相家的溫六娘子琵琶,你知道溫家和阮家從前很是交好,溫六娘子常過府到阮家陪我大姑姑,所以大姑姑與李延景也見過幾回。卻是李延景自己主動提出,到江南後會留意教授我,反是我大姑姑沒有強求的意思。&rdo;卓昭節道,&ldo;要說李延景在長安時對大姑姑這麼說,也不難解釋,到底我大姑姑大姑父都是有些身份的人,他雖然被稱一聲大家,究竟也是樂工出身。然而他這麼應了我大姑姑,到得秣陵卻又對我橫豎看不上……甚至在見我之前先收了孟小娘子,你說這奇怪不奇怪?&rdo;
寧搖碧皺起了眉,道:&ldo;確實不大對勁,這李延景在長安極是八面玲瓏的一個人,怎麼會這樣做事情?他名下的記名弟子可不少,沒什麼天賦又一心只肯拜名師的貴女,大抵都給個這樣的名頭敷衍著,按理你決計不至於不夠格讓他喝碗茶的。連個太守女兒都收了,怎麼會不收你?&rdo;
他道,&ldo;而且此人也不是會主動提出收徒的人,尤其在長安時就提出。因為長安琵琶之道的大家有兩人,一個是他,一個是曹宜。兩人各有千秋,誰也不敢說自己比對方明顯的勝出。而長安拜師的貴女也是明顯分了兩派,有人推李延景,有人喜曹宜……以你的身份要尋這兩人教導琵琶那是一點都不難。所以大姑姑沒有主動求他指點,蓋因不曉得你更中意哪一位國手……嘿,真有意思!&rdo;
卓昭節歪著頭想了想,道:&ldo;這麼說來,十四姑今兒個過來是為了提李延景?可真奇怪,到底是什麼呢?明兒得叮囑去打探的人機靈點。&rdo;
寧搖碧撫著下頷半晌,到底也沒能想出什麼,只道:&ldo;以此人的八面玲瓏,到秣陵後沒有登門拜訪外祖父而是住到了太守府,已經不大對勁了,依我看明兒也不必派人打探,索性直接謅個理由把人帶進府來問問罷。&rdo;
&ldo;可會是陷阱?&rdo;卓昭節一聽說要把李延景直接帶過來話,卻又警覺了起來。
寧搖碧微哂道:&ldo;祖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