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1/4頁)
章節報錯
雖然他這麼說時神態慵懶,語氣輕描淡寫,似乎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卓昭節加以聯想‐‐
雍城侯夫人申驪歌的事跡之前被班氏當過反面的榜樣‐‐當初西域不寧,景宗皇帝下旨西征,少年雍城侯文韜武略無一是處,卻靠著五陵年少一脈傳承的男子魅力生生俘虜了月氏族新任頭人申驪歌的芳心,三十萬月氏人的來歸,加上紀陽長公主的情面、先帝欲扶持今上登基的心思,這才換得雍城侯這個爵位……這番經過,加上寧搖碧說的這三點,事情就非常的清楚了:
大涼西征時,月氏族在申驪歌沒遇見雍城侯之前,可是與大涼為敵的,祈國公夫人的父親歐老將軍顯然沒有雍城侯的福分,被月氏族中威望極高、景宗皇帝與今上都一意籠絡過的蘇史那慷慨的打發了個馬革裹屍而還的待遇。
父仇不共戴天,歐氏當然對申驪歌與蘇史那恨之入骨,偏偏申驪歌還帶著蘇史那堂堂正正的嫁進雍城侯府,與歐氏成了妯娌!
歐氏能對這個弟妹好,那真是見了鬼!問題是申驪歌可不是普通的侯爵夫人,她背後那三十萬月氏族如今已成大涼西域樊籬,麾下之僕蘇史那更是連今上都要給幾分顏面的名將,大涼不怕月氏,但若能拿個侯爵的正妻之位換得三十萬異族效勞,這麼划算的買賣,任誰都不會不做。
可想而知,歐氏與申驪歌必然是勢同水火!若是祈國公和雍城侯兄弟情深,或許還有為妯娌轉圜的可能,但偏偏這對兄弟本來就不和睦……祈國公對弟妹與侄子能喜歡麼?
再想一想,申驪歌后來因為雍城侯的朝三暮四,死得極早,甚至還引起月氏族使者來朝,彷彿祈國公也受了牽累,可見寧家妯娌之間的關係惡劣到什麼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寧搖碧少失生母,又因為月氏族提出不許雍城侯續弦、以保證他唯一嫡子身份的要求,似乎雍城侯也不是很喜歡他……
這位世子,真是可憐啊……
從小沒了生母,跟著祖母長大,紀陽長公主再疼他,歐氏怎麼說既是大伯母又是長公主的長媳,為難個小孩子還不簡單嗎?如今祈國公都公然往寧搖碧身邊插人下殺手了,之前寧搖碧還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吃過多少苦頭呢……
卓昭節同情之心大起,柔聲道:&ldo;世子莫要難過了。&rdo;
寧搖碧解釋完後,就繼續專注的挑選著蜜餞,茫然抬頭道:&ldo;難過什麼?&rdo;
嗯,好像把話說的太直接了?卓昭節頓時懊悔自己交淺言深,忙轉開了話題:&ldo;飲淵就是我見過的那隻獵隼的名字?&rdo;
&ldo;……是啊。&rdo;寧搖碧想起來前事,正色道,&ldo;當日其實我們也沒說飲淵不是我們的,只不過也沒承認罷了,要怪只能怪你們就問了一句。&rdo;
卓昭節一噎,心想若非那日之事,我今兒是不是還活著也未必可知,哪裡還能和你計較那扁毛畜生?撇了撇嘴角算是揭過,問起正事:&ldo;我幾時能回去?世子知道嗎?&rdo;
&ldo;蘇伯也許知道?&rdo;寧搖碧道,&ldo;其實你多住幾日也不要緊,我又沒有趕你的意思。&rdo;他看了眼蜜餞,&ldo;反正你舅舅說他會隔日過來送蜜餞的。&rdo;
……其實你不這麼明顯的提醒,我下次也會讓舅舅多帶點杏脯來的。
卓昭節無語的看了他一眼,道:&ldo;不知道世子在江南還要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