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娘子自要恭送,但寧搖碧卻沒理會她,反而深深看了眼卓昭節,意味深長道:&ldo;卓小娘若是喜歡彈琵琶,閒來不如來尋本世子切磋……本世子的祖母亦喜此技,本世子耳濡目染,也略懂些……教你幾首長安時興的小調,思念長安親人時也好彈了聊解。&rdo;

&ldo;我今兒頭一天學。&rdo;卓昭節有點不好意思的道,&ldo;還不曉得什麼時候能彈曲子?&rdo;

&ldo;小娘看著就聰明,學起來一定很快的。&rdo;寧搖碧在門邊站住腳,輕撫下頷,回過頭,似笑非笑的道。

卓昭節最肯相信旁人贊自己聰明伶俐,當即自通道:&ldo;借世子吉言。&rdo;

寧搖碧走後,謝娘子順手掩了門,轉身就忙不迭的與卓昭節賠禮:&ldo;今兒實在沒想到,怠慢卓娘子了。&rdo;

&ldo;不打緊的。&rdo;因為之前謝娘子為寧搖碧找琵琶‐‐耽擱了很多辰光,卓昭節怕太遲回去班氏又要擔心,也無暇寒暄,直接道,&ldo;謝娘子若是方便,咱們現在就開始罷?&rdo;

一面說,一面叫明合拿琵琶與束脩過來。

謝娘子點了點頭,看著束脩卻笑著道:&ldo;民女就比卓娘子痴長幾歲,想著就不必拜師了罷?再說民女因為要上手方老丈所留的制琵琶之技,無暇到遊府坐館,昨兒個回絕了班老夫人派來的人,心裡已經覺得愧疚,哪裡還能收束脩?左右每日也才能教娘子一個時辰。&rdo;

她又道,&ldo;民女名盈脈,卓娘子不嫌棄,叫名字就好。&rdo;

&ldo;那我喚你阿姐罷。&rdo;卓昭節因為看她比自己最多長個四五歲,也覺得拜師不靠譜,就道,&ldo;阿姐也別客氣……我也不是官府,不必自稱什麼民女了,咱們就這麼說話罷‐‐這就當我給阿姐的見面禮。&rdo;

她這麼說了,加上謝盈脈看她似乎沒有把拿出來的東西收回去的習慣,想了想到底收了下來,就引她到後頭‐‐卓昭節到了後面見也只她一人,就奇怪道:&ldo;謝阿姐,你這兒只你一人?那你教我時前頭怎麼辦?&rdo;

&ldo;我如今還沒正式開張。&rdo;謝盈脈立刻就改了自稱,引著路,回頭笑了下道,&ldo;今兒為了等你過來才開的門,哪裡想到會有位世子過來……打算先關上些時日,等制琵琶的技藝上來了再開張,不然賣完了方老丈做的琵琶,接著卻只能關門了。&rdo;

&ldo;也是。&rdo;卓昭節心想難怪寧搖碧一走,她就把門掩了‐‐江南富庶,秣陵又是府城,向來民風淳樸,青天白日的,只要掩了門,旁人也就不進來了,何況外頭還有遊家的車夫小廝守著,她好奇道,&ldo;方老丈既然要回鄉,將鋪子盤給阿姐,怎麼連制琵琶的技藝也傳給阿姐了?&rdo;別說這自號博雅老叟的方老丈所制琵琶連一位琵琶國手都要親自遠下江南來取了,就是尋常小鋪子裡一些手藝,也是藏著掖著,不是極親近的人是不肯傳下去的,這個道理,卓昭節也曉得。

謝盈脈笑了一笑,卻沒說話。

卓昭節頓時意識到自己這話問的突兀了,遂不再多言。

謝盈脈昨日得了方娘子的話,特意收拾了一間靜室出來確認了卓昭節毫無基礎,倒是露出幾分欣慰之色‐‐她如今忙著,最喜歡的就是剛開始學的弟子,連底都不必探,直接可以教起來。

這謝盈脈看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