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總而言之,卓家喜宴上發生的這場意外,始作俑者為卓芳甸,時兮墨為人唆使,陳子瑞也脫不了關係!
事情經過既然已經理順,淳于皇后卻沒有當場處置下來,而是命徐海年:&ldo;去紫宸殿將經過稟告聖人。&rdo;
聞言,陳子瑞面如死灰,目光陡然之間黯淡下來!
若只是皇后處置,怎麼說也是後院的事情,可稟告聖人處置,這就是說,要涉及前朝了?
陳子瑞少年考得狀元,又得太子愛子延昌郡王的青眼,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即使幾個月前延昌郡王這派遭遇極大的打擊,但他還年輕,他等得起,聖人之前的暗示,也讓他心安,然而這才幾個月,局勢變化若此……皇后冷冰冰的目光,直看得進入他心裡去。
這個時候,陳子瑞無比的後悔自己方才否認了與卓芳甸之間的關係‐‐他到此刻才醒悟過來,皇后因為自己是鹹平帝的元配髮妻,因此母儀天下後就主動庇護起了全天下的髮妻與元配嫡出子女,然而皇后更是一個女子,她即使因為卓芳甸是繼室所出,對其不喜,可看到卓芳甸被情郎當面否認,皇后又怎麼會不對自己生出厭惡憎恨之心?
皇后不是鹹平帝,女子的喜好與厭惡往往沒有十分的道理,卻極為執著,陳子瑞不禁想起在翰林苑裡的一位老翰林私下說過的往事,當年鹹平帝初登基時,恰逢齊王之亂,奏摺如雪,堆滿案頭,聖人夜以繼日,憔悴不堪,皇后心疼之下,索性臨摹了聖人筆跡,助其批閱,而後聖人疲憊或興致上來時,也拿了摺子與皇后一起翻看,皇后看官吏,首先看其後院嫡庶如何,與髮妻恩愛、憐恤元配子女者,即使政績平平、即使偶然犯錯,皇后也能寬恕、甚至予以升遷,反之,即使政績顯赫、小心翼翼,皇后總有理由或貶或罰……
雖然今日皇后發難,是為了真定郡王,以陳子瑞的立場不可能完好無損,但若他一開始就認下卓芳甸,作出維護她之勢,以皇后的為人,恐怕還能給他一線生機。
如今在淳于皇后眼裡,自己已經被打上了負心薄信、始亂終棄、毫無擔當的烙印,這樣的人,淳于皇后一直覺得不該活在這個世上!
陳子瑞心中冰冷一片。
同樣心冷如死的自然是卓芳甸,面對無懈可擊的&ldo;真相&rdo;,她幾乎癱軟在地上,可她仍舊不肯絕望,被宮人架出蓬萊殿時,她竭力扭頭看向了敏平侯府的方向,嘴唇無聲開合:丹古,你如今……可還有回天之力?
這個被敏平侯寄予厚望的出色少年,才智過人,思維敏捷,沈氏與卓芳甸許多時候,都賴他出謀劃策,假如不加掩飾,他在長安的風頭,決計不會在時家兄弟之下。
然而因為敏平侯積年老臣的狡詐與本能,他始終不允許沈丹古公然的表露出學業以外的天賦,甚至也不讓他與延昌郡王一派有過多的牽扯,即使私下裡,連最隱蔽的訊息也毫不吝嗇的供應給這少年觀看,以鍛鍊其心機城府。
‐‐這是敏平侯留給卓家的一顆暗子,倘若卓家在爭儲的爭鬥中一敗塗地,那麼表面上只受了敏平侯養育之恩卻未曾牽扯進延昌郡王一派的沈丹古,或許不至於與卓家一起滅亡,甚至他還可以有機會,儘可能的援救卓家子孫。
敏平侯篤定同樣愛才的聖人與真定郡王,不會輕易放棄沈丹古這樣年少又才華橫溢的人才,不會因為他受過卓家的恩惠,就將之隨意處置。
而若有那麼一日,他十幾年苦心栽培的付出,也將是卓家子孫的一線生機。
居安思危,敏平侯身歷兩朝,經歷宦海風波無數,豈能不知?
這個連卓芳純等人都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