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名,將他的書房命名為“松鶴山房”,他則自稱為“松鶴老人”。
再之後就是封印了。原來每年十二月,欽天監都要從十九到二十二這幾天中,選擇一個吉日,進行封印,也就是說官員們從這一天開始放假了,大概為期有一個月左右。封印那天的場面那是相當的熱鬧,儀式一結束,所有人就都直奔飯館而去,原來按例各部院的領導還要請同僚們吃飯喝酒,大家騎馬的騎馬,坐轎的坐轎,把前門那片兒堵得是一塌糊塗,酒樓也全部爆滿。
這些個事本來雲錦呆在宮裡,是不應該知道的,但是一來她在群芳樓時雖不太出屋,但似這般熱鬧的場景,多少也是有所耳聞的,二來是聽一些來稟報的阿哥們說的。百官們雖說是放假了,但宮中卻還沒有,宮中的新年假期只有十天,而這十天,也只是停止處理尋常國事,如有軍國大計,必須立取進止,要是有軍事行動,那就不論時間了,隨到隨辦。因為康熙這時還歇不了,皇子們自然也歇不成,每天都要進宮聽差,沒事也給老康講點市井的新聞,雲錦和十格格在旁邊待著,自然也沾光跟著聽了不少。
再然後就是清宮中過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皇帝要開筆寫“福”字了,其實這個習俗的歷史並不悠久,就是從康熙這兒開始的。每年在十二月二十以後,他都要在乾清宮親筆寫“福”字,他寫出的第一個“福
要懸掛在乾清宮正殿。還有一些要張貼在宮苑各處賜給后妃、近支王公大臣和內外大臣,以示皇帝對臣子的恩寵。
康熙用來寫“福”字的紙箋是絲絹製作的,以丹砂為底色,上繪金雲龍紋,筆也很講究,筆管是漆的,色澤黝黑,上著“賜福蒼生”四個正楷字,是專用來賜福的。能得到天子賜“福”的人,自然都是深以為榮,無不視為至寶而精心保管。有些個別受寵的,還因為連年都能得到皇上的“福”字,而深以為傲。
康熙是在乾清宮升座開筆寫“福”字的,受賜之人依次跪於案前,仰瞻天子御書“福”字,並叩首謝恩。康熙寫完之後,由兩名太監面對面地恭敬小心的持著“福”字緩步而出,受賜者在“福”字下面再次叩謝,取滿身都是“福”之意,然後再恭敬的捧著“福”字退下,如此才算是賜完了一個人。
在京的朝臣康熙每年大約賜十人左右,而各省的將軍、總督、巡撫等大員受賜“福”字,大多由其家人或屬官,在赴京呈遞奏摺時順便領回。當然康熙有的時候也不光只是賜個福字,尤其是外省的官員們,他還會再賜些吃食、衣物什麼的。
這賜福之事雖不是政務,但也是很莊重的事情,所以十格格和雲錦自然也是不能明晃晃的站在那兒,經康熙批准,她二人得以躲在一邊偷瞧,已經是莫大的恩寵了。
到了十二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咱們常說的小年了,宮中每年都要在坤寧宮祭灶,設供案,安神牌,備香燭等,供品要有32種,並由南苑獵取黃羊一隻,由奉天(今瀋陽)內務府進貢麥芽糖作為貢品。康熙和貴妃娘娘先後到坤寧宮佛前、神前、灶前拈香行禮。這天晚上,皇室成員在內廷有值宿任務的,可以給假回家去祭灶,由級別較低的散秩大臣代替。
祭灶的第二天,康熙有事要去看望太后,因為是難得的晴天,又沒什麼風,康熙興致大發,要走著過去,雲錦和十格格自然也是跟在身邊不時和他說笑著,結果就在他們過第一個門時,突然傳來一聲好似槍的響聲,感覺就象在耳邊一樣,嚇了雲錦一大跳,腦中閃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有刺客。
“救駕。”雲錦大喊一聲,就衝康熙撲了過去。
當然雲錦此種舉動,並不是腦子進水了,想捨命去救康熙,而是她認為,現在只有那兒才是最安全的,畢竟老康是活到了六十一年才去世的。
那些個侍衛聽了雲錦的喊話,自然也是萬分緊張,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