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又閉上眼睛了,就用手推著他問道。
“行了,別想了,等哪天我把老十三叫來一起商議吧。”四阿哥睜開眼睛看著雲錦說道,“這次太后的壽禮已經有了,現在應該為太后下一次的壽誕禮物做準備了。”
“下一次?”雲錦不明白了,“說您急您倒真是急起來看了,這一次的太后的聖壽還沒過呢,您就想著下一次了,好吧,雲錦也聽聽,爺打算下一次給太后準備什麼壽禮啊?”
“今兒個皇阿瑪不是說了,”四阿哥翻身壓住雲錦,“太后希望你能儘快的給我添個兒子呢。”
“才沒有,”雲錦紅著臉,“太后才沒這麼說,太后只是問問而已。”
“好,那就算爺著急好了。”四阿哥用手解著雲錦的盤扣,“急著想讓你給爺生個兒子,省得你總跟爺嗦。”
“雲錦聽人說,生了孩子後,會更多話的。”雖然嫁與四阿哥已經有些日子了,但云錦對這種事兒還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心跳又加速了,呼吸也急促了,但嘴上卻還是下意識的辯駁著。
“閉嘴。”四阿哥俯下頭,堵住了雲錦的嘴。
***********************************************************************
沒過幾天,四阿哥倒真是把十三阿哥找來了,三人經過商議,最後決定還是跳雲錦說的那個蟒式舞。蟒式舞,是滿族傳統的筵宴歌舞,有“九折十八勢”,舞者舉一袖至額頭,反過一袖至後背,盤旋作勢,形似巨蟒跳躍,所以叫蟒式舞。
“九折”就是九組動作,一為“起式”、二為“拍水”即打漁動作、三為“穿針”即織網動作、四為“吉祥步”即歡慶動作、五為“單奔馬”即打獵動作、六為“雙奔馬”即出征動作、七為“怪蟒出洞”即龍舞動作、八為“大小盤龍(帶吸水)”即龍戲水動作、九為“大圓場”也是一個歡慶動作。這裡面最有特點、最讓雲錦喜歡看地則是“怪蟒出洞”,十三阿哥左右手握拳,分別從額前向下環繞,雙腳“正步”踏步,很有一種巨蟒出洞穴的蜿蜒之勢。
“十八勢”則是指十八個舞蹈姿式,“手勢”、“腳勢”、“腰勢”、“轉勢”、“飛勢”各三個,“肩勢”兩個,“走勢”一個。而四阿哥就手持抓鼓(滿族特有的一種打擊樂器)正步前進或者後退,右手持鞭打擊“抓鼓”,為十三阿哥伴奏。
雲錦在一邊看著,想著在太后地壽誕之上,表演的場地肯定是大的緊,如果只有兩位阿哥的表演好象是有些單薄了,就跟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商量,是不是再叫上十五、十六、十七他們一起演出呢。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想了想,最後還是覺得在這個非常時期,最好還是不要和其他阿哥扎堆為好,畢竟現在那些個小阿哥們已經長大了,開始辦差了,別讓老康再以為他們結成朋黨之類地,那就不好了。
雲錦想想也是的,本來是想討個好的,如果反招了猜忌,那可真是得不償失了,自己這個主意真地是個餿主意,實在就是覺得人少,也不一定要找其他的阿哥啊,反正宮裡也有專門跳舞的藝人,到時候讓他們給兩位阿哥捧個場伴個舞不就行了。
太后地聖壽是在正月十六日,因為是七十整壽,康熙決心要大辦一番,以表達自己的孝心,宮裡宮外是格外地忙碌,到處張燈結綵的,呈現出一派喜氣
景象。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準備在太后壽誕之上獻舞地事情,他們二人都沒有隱瞞康熙,在一次被召見之時,一五一十地向老康彙報了,沒想到卻引起了老康濃厚的興趣,他決定也要參與進來,跳舞為嫡母祝壽。並在太后聖壽前夕,諭禮部:“蟒式舞者,乃滿洲筵宴大禮,至隆歡慶之盛典,向來皆諸王大臣行之。今歲皇太后七旬大慶,膚亦五十有七,